虎门英烈关天培:以铁血守护海疆的晚清名将 关天培出身于行伍家庭。清嘉庆八年(

微笑着前行 2025-10-21 12:29:17

虎门英烈关天培:以铁血守护海疆的晚清名将 关天培出身于行伍家庭。清嘉庆八年(1803年),考取武庠生,中武秀才,授把总。后历任千总、守备、游击等职。道光六年(1826年),关天培督押海船千余艘,运漕米百余万石,自昊淞安抵天津,以功升署江苏太湖营水师副将。次年,授江南苏松镇总兵。道光十四年(1834年),关天培擢为广东水师提督,驻师虎门寨。 关天培的父亲关自明是清军的一名低级武官,常年驻守地方,家中虽不富裕,却始终以“忠勇”二字教育子女。受父亲影响,关天培自幼便喜欢舞枪弄棒,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通读《孙子兵法》等兵书,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嘉庆八年,23岁的关天培参加武举考试,凭借过硬的武艺和对兵法的熟稔,顺利考取武庠生,被授予把总一职,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从把总到千总,再到守备、游击,关天培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他在任期间,始终以军纪严明著称,所到之处不仅严格训练士兵,还主动整治军营风气,杜绝贪腐克扣现象。当时清军不少部队存在士兵懈怠、军备废弛的问题,而关天培管辖的队伍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这也让他逐渐得到上级的赏识,职位不断晋升。 道光六年的漕运任务,成为关天培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清廷每年需从江南调运漕米至北京,负责运输的海船常因海上风浪或海盗袭扰导致漕米损失。这一年,朝廷任命关天培督押千余艘海船,运送百余万石漕米从吴淞出发前往天津。他提前勘察航线,制定详细的护航计划,还亲自登上旗舰指挥,途中遭遇台风时,他沉着应对,指挥船队避开危险海域;遇到小股海盗袭扰,又迅速组织士兵反击,最终确保整个船队毫发无损,漕米全部安全抵达天津。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让道光帝对他刮目相看,直接将他升为署江苏太湖营水师副将,次年又正式授予江南苏松镇总兵一职,让他掌管一方水师兵权。 道光十四年,广东海疆局势日益紧张。随着英国鸦片走私愈发猖獗,广东沿海的走私船、海盗船也随之增多,而当时的广东水师却因装备落后、训练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局面。道光帝为加强广东海防,特意将熟悉水师事务的关天培擢升为广东水师提督,命他前往虎门寨驻守。关天培接到任命后,即刻启程前往广东,他深知此次任职责任重大,临行前特意给家人留下书信,表明自己“誓与海疆共存亡”的决心。 抵达虎门后,关天培第一时间勘察虎门要塞的防御情况。他发现虎门的炮台虽多,但不少炮台年久失修,火炮老旧,且各炮台之间缺乏协同防御机制。针对这些问题,他立刻着手整改:一方面上奏朝廷请求拨款,修复破损炮台,更换新式火炮,还亲自监督工匠铸造重炮,增强炮台火力;另一方面重新制定训练章程,要求水师士兵每日进行火炮射击、舰船操控等训练,同时加强各炮台之间的联络,制定协同作战预案。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鸦片走私,关天培还主动与当时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合作,建立起海上巡查制度。他亲自率领水师战船在广东沿海巡逻,严查走私鸦片的船只,仅道光十五年一年,就查获走私鸦片的船只数十艘,缴获鸦片数万斤。他的这些举措,不仅有效遏制了鸦片走私的势头,也让广东水师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后来的虎门销烟和抗英斗争奠定了基础。 关天培在广东水师提督任上的数年,始终坚守海疆,一心扑在海防建设上。他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更重视士兵的思想教育,常对士兵们说“海疆是国家的门户,我们守在这里,就是守着百姓的安宁”。这种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先的理念,让他赢得了广东水师官兵和当地百姓的广泛爱戴。 从行伍家庭的子弟到镇守一方海疆的提督,关天培的一生都在为守护国家海防而奋斗。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担当,在晚清海防废弛的大背景下,为广东海疆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其身上体现的忠勇精神,也成为后世铭记的宝贵财富。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0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