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跑不掉!国企600万年薪高管,带13人偷芯片,如今下场解气! “高薪喂不熟白眼狼”,这句论断如今在一位科技巨头身上得到了冰冷的回响,当一个年薪与分红轻松过千万,被业界尊为“Wi-Fi之王”的顶尖人才,最终因窃取技术而身陷囹圄时,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天之骄子走向了背叛与毁灭。 张琨等人偷走的,远非一串冰冷的程序,那是一顶集结了巨额资本、工程师心血和战略意义的数字王冠,为了这套Wi-Fi6核心技术,投入了超过9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这套代码不仅让企业的路由器产品市场份额从15%一举跃升至35%,更是在关键领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技术垄断,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这顶王冠的价值,也直接体现在张琨自己身上,这位拥有北大、中科院及美国双硕士学位的精英,凭借在高通积累的声誉于2011年加入企业。 正是因为成功主导研发了这套代码,他才被擢升至极少数技术人员能企及的21级资深主管,享受着超600万的年薪与丰厚虚拟股权,成就了“Wi-Fi之王”的赫赫声名。 然而在美国对国企的制裁层层加码,公司处境艰难之际,张琨却选择将这顶王冠玷污,2021年他在南京的一家茶馆里,向昔日部下抛出了“年薪翻倍,还送期权”的诱饵。 一场精密的盗窃计划就此拉开序幕,13名被策反的核心技术人员扮演起“双面间谍”,白天接触核心资料,晚上则为张琨新成立的尊湃通讯效力。 他们想出的方法令人咋舌,有人用非工作手机偷拍电脑屏幕上的电路图与代码,有人像备考一样将核心代码手抄在笔记本上,更有人利用智能手表的蓝牙功能,碎片化地向外传输文件。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在尊湃内部甚至使用化名,并将窃取的技术伪装成开源项目,通过外部邮箱中转,那顶曾闪耀创新光芒的王冠,就此沦为支撑一场骗局的违禁品。 凭借这些偷来的技术,张琨的尊湃通讯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公司成立仅一年多,便吸引了包括小米、高榕资本在内的超3亿元投资,估值在8个月内从5亿飙升至10亿。 张琨本人更是公开吹嘘其团队“研发效率高30%”,却绝口不提这效率源于赤裸裸的剽窃,然而代码自带无法擦除的数字指纹。 尊湃产品异常的研发速度引起了企业的警觉,经过拆解分析,结果令人震惊,40个关键技术点与企业的重合度高达90%以上,最致命的是,部分代码中还保留着未被清除干净的内部注释。 2022年国企正式报案,2023年警方突袭尊湃位于上海和南京的办公室,张琨等14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这些代码最终变成了将他们送上法庭的呈堂证供。 2025年7月的判决,创下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多个首次,它首次以“技术密点重合率”为核心定罪依据,并首次对侵权公司处以强制解散的“极刑”。 张琨本人被判处6年徒刑、300万罚金并附带5年行业禁入,其余13人也悉数获刑,因这次泄密,中国在Wi-Fi7专利池的预期分成下降了15%,而高通则抢先申请了相关专利。 法庭上,有涉案人员哭诉为多赚钱毁了一生,当他们选择将智慧结晶变成盗窃工具时,结局早已注定,张琨们试图偷走的,从来不是捷径,而是自己的声誉、前程与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