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近日,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

霁雾阙任 2025-11-08 22:09:20

“银行这次碰到硬茬了!”近日,山东东营,律师去银行取4万现金,被追问“资金用途”,律师认为这侵犯自己的隐私权,拒绝告知,银行竟然报案处置!律师这下忍不了,把这事情发到了网上,银行领导低头道歉,但律师觉得事情还没完……     提起周筱赟,在法律圈和舆论圈都算熟人。     他早年在南方都市报评论部当首席编辑,跑新闻、写深度报道,曾揭露过“中石化天价酒事件”“卢美美父女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等,引起不少关注。     后来他转型做律师,专注经济犯罪辩护,曾帮贵州一位因讨工程款而被指“寻衅滋事”的女企业家打赢官司,争取到无罪结果。     骨子里他就是较真、碰硬的人,碰到不合规的事,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11 月 3 日,周筱赟在东营出差,正好赶上朋友结婚,要包红包,就想去建行取4万块现金。ATM机一次只能取5000元,转账又限制 2 万,只能去柜台。     原以为几分钟就能搞定,没想到一开口就被问住了。     “取这钱干啥用啊?”柜员头都没抬就问。     周筱赟愣了一下,说是给朋友包红包。     可柜员不放过,还追问具体买什么,还翻出他上个月的交易记录:“那天别人给你转的钱是啥用?”     周筱赟当场火了,他说:“央行新规明确,5万以下取现不用说明用途,我取4万凭啥报备?”     柜员却硬气:“我们东营这儿规定,1万以上就得说清楚,不然取不了。”     两人争执半天没结果,柜员直接说:“你不配合,我只能叫反诈中心核实。”     然后真的打了电话,让周筱赟在银行等警察。     半小时过去,反诈中心的人没来,最后还是银行领导出面,说可以取钱了。     周筱赟气得直接走了,钱都没取。     作为律师,周筱赟觉得不对劲:“银行这是默认储户都是嫌疑人,还要自证清白?明明是公诉机关举证,不是储户证明自己。”     11 月 5 日,他把事情发到网上,一说完就引发热议。     网友们炸了锅:“取自己的钱像审犯人?谁才是主人啊!”“反诈是好事,但不能这样折腾人。” 建行东营分行回应称,“这是执行反诈中心要求,怕用户被骗”。     没想到,反诈中心直接打脸银行:“我们没规定核查金额,用户不配合也不能不让取钱。” 两方说法一对比,明显是银行自己甩锅。     更重要的是,今年8月央行和监管部门明确取消了“5万以上存取款要说明用途”的要求,东营银行自己搞出个1万标准,明显和上位法冲突。     银行想给周筱赟道歉,他直接拒绝了:“我不是为自己出气,这事关很多储户。     基层反诈层层加码,开卡、转账、取现都受限制,这次必须改,否则别人还得受委屈。”     大家都理解反诈重要,但银行不能拿反诈当借口查储户隐私。     网友说得好,风控要有力度,也得有温度,普通人不该为银行的“避险心理”买单。     现在周筱赟还在等银行明确说法。     这不仅是他个人维权,也关系到千万储户,自己的钱能不能顺利取出来,不用被迫交代隐私。     真要防诈骗,应该打击骗子,而不是给普通储户增加麻烦。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观察者网    

0 阅读:62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