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阴谋!军事专家杜文龙提醒,美国这次南海坠机事件,我们不能光看热闹,看表面。不排除美国进行各种其他的侦察行动和测绘行动。这是我们必须引起警惕和关注的。 这种提醒并非过度揣测,而是基于南海战略地位、美国过往行动规律的理性判断。 它让人们意识到,在这片关乎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海域,任何看似偶然的事件,都可能与更深层的战略动作相关联。 先得说说南海这地方有多关键,这可不是普通的一片海,全球 40% 的船舶挂靠量都得从这儿过,34% 的液化天然气和 40% 的原油海运全靠这条通道续命,中国每年 1800 万桶 / 日的原油进口几乎都得走这儿,说它是全球经济的 “血管” 都不为过。 这么块肥肉,美国怎么可能甘心只远远看着,早就把这儿当成了盯梢的重点区域。 你以为美国平时在南海是闲逛?数据可不骗人。2024 年一年,美军大型侦察机在南海的抵近侦察就有 1000 架次之多,海洋监视船在这儿泡了足足 706 个舰日,航母打击群来了 8 回,连 13 艘核潜艇都轮番在周边晃悠。这哪是 “维护航行自由”,分明是把南海当成了自家的训练场兼侦察站。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 2024 年搞的 110 次大型演习里,105 次都是拉着盟友一起,还特意把中国当成 “假想敌”,在离仁爱礁 200 公里的地方练火箭炮射击,连模拟击沉 “中国渔船” 的戏码都演上了,野心藏都藏不住。 再翻翻老黄历,美国靠 “意外” 搞侦察可不是头一回。2001 年那架 EP-3 侦察机,打着 “飞行训练” 的旗号在海南上空偷窥,撞毁了王伟驾驶的歼 - 8 战斗机后,还大摇大摆迫降在陵水机场。 后来才知道,那飞机上装着全套电子监听设备,早就把南海的电磁信号摸了个遍,所谓的 “避让失误” 不过是掩护侦察的借口。这套路跟现在的坠机如出一辙,都是先制造个 “偶然事件”,再借着处理事故的由头赖在敏感区域。 就说这次坠机,美国的反应透着一股心虚。按说普通训练事故,清理残骸、发布声明就行,可他们一准儿会搞大范围禁飞区,派测量船打着 “搜救” 的幌子在附近转圈。 要知道南海的海底地形复杂,那些深浅不一的海沟、暗礁,都是核潜艇隐蔽活动的关键坐标,只要把这些数据摸清楚,战时就能精准部署兵力。美军的海洋测量船早就干熟了这活儿,常年拖着声呐在南海 “耕海”,把海底地形绘制成精细的图表,这些数据可比黄金还值钱。 更值得琢磨的是,美军在自身力量跟不上的时候,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这些盟友一起搞联合侦察。 2024 年日本就掺和了 68 场南海演习,说白了就是帮美国跑腿盯梢,收集到的数据共享给美军。这种 “群狼战术” 下,一次坠机可能就是个信号,后续跟着的就是多架侦察机、多艘测量船的协同行动,表面上是找残骸,实际上是趁机补全之前没测完的区域数据。 别忘了美军在 51 区坠机后的操作,明明是自家飞行器出事,却立刻设五海里禁飞区,还让 FBI 介入调查,说到底就是怕敏感技术和任务暴露。 南海这地界比 51 区敏感十倍,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这种 “光明正大” 近距离侦察的机会。那些所谓的 “搜救队伍” 里,指不定就混着测绘专家,拿着设备测水流、探地形,等把数据传回本土,下次来的核潜艇就能顺着这些 “路标” 悄无声息潜入。 南海承载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和主权尊严,美国比谁都清楚这儿的战略价值。他们嘴上喊着 “不针对第三方”,实则每年上千架次的侦察架次、上百次的针对性演习,早就把野心写在了脸上。 这次坠机不过是他们众多侦察手段里的一个小插曲,就像小偷借着问路的由头窥探门户,要是真当热闹看,等摸清了家底可就晚了。 杜文龙的提醒不是杞人忧天,是看透了美国 “借事故、搞侦察” 的老把戏,这背后的战略算计,才是最该警惕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