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相称安世事件不是针对中国 嘴里念叨着“针对失职CEO”“不针对中国”,可这话里的漏洞,比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引脚还多,在场的欧盟领导人个个都是老江湖,谁能真当听不见看不见。 先说说安世半导体这摊子事的来龙去脉,这公司根本不是荷兰本土养大的“金娃娃”,前身是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2018年之前连年亏损,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是中国的闻泰科技砸下334亿元真金白银,才把这快要倒闭的企业从鬼门关拉回来,这才有了后来的逆袭,2024年营收高达147亿元人民币,还给荷兰政府贡献了1.3亿欧元税收。 说白了,没有中资的接手和打理,安世半导体早成了行业里的“弃子”,哪有资格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政府动手的时机,简直精准得像按剧本走,9月29日,荷兰刚和德国、法国等9国在布鲁塞尔签了“欧洲半导体联盟”宣言,口口声声要“强化欧洲半导体生态”,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冻结了安世的股权,把中方管理层一脚踢出局。 这前后脚的操作,说是“早有预谋”都算客气的,分明是借着联盟成立的由头,给自己的抢夺行为找遮羞布。那位被罢免的中方CEO张学政,前一天还在计划整顿不配合的欧洲高管,第二天就被荷兰法院连夜裁定暂停职权,账号、邮箱全被封了,从决策到落败只用了48小时,这“效率”在荷兰司法史上都罕见,说是针对个人,谁信? 再看所谓“管理不善”的证据,更是站不住脚。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工厂占了全球80%的产能,2023年一年就生产700多亿片芯片,占全球产量的七成,产品供应给华为、宝马、特斯拉这些挑剔的大客户,多年来从没出过质量纰漏。 要是CEO真失职,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场19.2%的份额,车规级MOSFET产品22.5%的占比,难道是大风刮来的? 斯霍夫拿“管理问题”当理由,就像抢了别人养肥的羊,还说羊主人喂草的姿势不对。 最让斯霍夫冒汗的,恐怕还是他搞出来的全球汽车供应链危机,已经没法收场了。 安世的芯片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零件,几乎每辆燃油车或电动车上都得装几十颗,从动力系统到智能座舱全离不开它。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摆在那,安世占欧洲车规级功率芯片供应量的25%,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电动化平台全靠它供血。 冻结令一出,大众立马宣布11月欧洲区电动车产量要削减15%-20%,宝马得推迟iX3、i4车型交付,光违约金就预计超2亿欧元,丰田日本本土工厂的混动车型产能利用率都降到70%了。 这些车企的老板们早把投诉信递到欧盟总部了,斯霍夫面对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质问,能不心虚? 更要命的是,安世的命脉根本不在荷兰手里。 芯片生产要用中国的关键元器件,封装测试在东莞完成,全球一半以上的销售市场还在中国,荷兰政府抢了个“管理权”,却拿不到生产和市场的控制权,就像抢了个手机壳,却没密码开不了机。 闻泰科技干脆宣布复供只对国内客户,还得用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急得跳脚也没用,想换替代芯片?光是重新认证就得18个月,成本还得涨30%以上,短期内根本补不上25%的缺口。 斯霍夫说“确保芯片重新在欧洲供应”,可他连芯片怎么造、怎么运都没搞明白,这话喊得越响,越显得底气不足。 他心里肯定清楚,荷兰根本耗不起和中国的博弈。荷兰的宝贝疙瘩ASML光刻机,核心零部件依赖中国稀土;奶粉、花卉这些农产品,一大半都要靠中国市场消化;飞利浦、壳牌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深到拔不出来。 中国要是真动起手来,随便在稀土出口上紧一紧,ASML的生产线就得停摆——要知道欧盟70%的稀土进口都来自中国,永磁体领域的依赖度更是接近90%。 就在峰会前后,欧盟官员已经偷偷找中方谈了,恳请放宽稀土出口管制,这姿态和之前的强硬表态比起来,简直是180度大转弯。斯霍夫一边喊着“不针对中国”,一边看着欧盟同僚偷偷求和,这汗能不往下淌吗? 说穿了,这事儿从头到尾都和“CEO失职”没关系,就是荷兰被美国拱火,想趁着半导体博弈的机会抢好处,结果玩脱了。 美国9月29日刚扩大“实体清单”穿透规则,荷兰第二天就动手,这配合度比北约军演还默契,可他们没算到,安世早就和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抢了控制权却断不了中国的根基,反而把自己的汽车产业拖进了泥潭。 那些欧洲车企一天损失好几亿欧元,自然要找始作俑者的麻烦,斯霍夫在晚宴上给各国领导人“解释情况”,与其说是说明,不如说是求饶,求大家别把怒火全泼到荷兰头上。 会场里的那些领导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德国要是因为芯片断供丢了400万个工作岗位,法国的汽车供应商要是扛不住停产压力,第一个找的就是荷兰算账。 斯霍夫那身汗,是被供应链的烂摊子逼出来的,是被欧盟同僚的眼神盯出来的,更是被自己那句站不住脚的辩解憋出来的,毕竟纸包不住火,抢了别人的东西再编借口,再怎么装镇定,也藏不住心里的慌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