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政府停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联邦政府停摆22天了,成了美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26 16:37:34

关于美国政府停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联邦政府停摆22天了,成了美国史上第二长的关门纪录。机场瘫痪,航班延误近万架次,核安全局七成员工无薪休假,低收入者的食品券也要断供。好消息?说出来可能觉得讽刺——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对着镜头互相甩锅。 22天的时长已经稳稳坐上史上第二长的“宝座”,距离2018年底那回35天的纪录就差一截,可带来的混乱已经把美国社会搅得鸡犬不宁。 先说说最直观的机场,这地方简直成了停摆闹剧的“直播现场”,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员工早就怨声载道,毕竟拿着“空气薪水”干活谁也受不了,不少人干脆请了病假,本来就缺3500人的空管系统这下彻底绷不住了。 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旅客拍的视频里,值机柜台前的队伍绕了三圈还拐了个弯,广播里的延误通知此起彼伏,比商场的促销播报还密集,有旅客拖着行李箱在队伍里站了俩小时,最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际航班飞走,只能对着空柜台发呆。 这可不是个例,首都华盛顿的里根机场、新泽西的纽瓦克机场全都沦陷,美东时间短短三天里,延误的航班就逼近一万架次,交通部长自己都承认,现在53%的航班延误都赖空管人手不够,这比例比平时的5%翻了十倍还多,简直是把航空系统往瘫痪里推。 交通部长一边说着“理解员工难处”,一边又放话要解雇缺勤的空管人员,这操作也是把“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演绎得淋漓尽致。 比机场混乱更让人揪心的是核安全这颗“定时炸弹”,美国核安全管理局1120名员工被迫休假,足足占了总人数的80%,整个机构就剩400人苦苦支撑,内华核试验场的监控系统直接出了漏洞。 要知道这可是负责维护核武库、监控核材料的关键部门,平时哪怕少一个人值班都得拉警报,现在八成人力蒸发,谁也说不准那些监控盲区里会出什么岔子。 核安全这事儿从来没有“差不多就行”的说法,上回政府停摆时,就有专家警告过核设施维护不能断档,可现在政客们眼里根本没这回事,毕竟核安全出问题不会立刻砸在自己脸上,不如先把镜头前的戏演好。 普通民众的日子更是难熬,低收入家庭赖以为生的食品券眼看就要断供,数百万孕妇和儿童的三餐都成了问题,有单亲妈妈在社交平台上说,家里的奶粉只够撑三天,打电话给福利机构,接线员也是无薪上班的临时工,只说“等政府开门再说”。 住房援助和能源补贴也跟着停了,不少租客收到了房东的催租信,冬天快到了,低收入家庭连取暖费都没着落。 联邦政府的雇员更惨,司法部的文件显示,停摆才三周,就有4000多人收到了永久裁员通知,75万“非必要岗位”的员工被迫无薪休假,还有数十万“必要岗位”的人得天天上班却拿不到钱,有国土安全部的员工说,房贷还款日快到了,银行催款电话快打爆了,可工资卡余额还是零,只能去超市买最便宜的泡面度日。 连资本市场都跟着慌了神,劳工统计局一停摆,就业、通胀这些关键经济数据全没了下文,美联储制定政策没了依据,投资者只能瞎猜,股市跟着忽上忽下。 原本计划开工的旧金山市滨河公园、纽约市给排水系统、马萨诸塞州的桥梁扩建项目全停了,承包商拿着合同找政府要钱,得到的答复全是“资金没到位,再等等”,这些项目背后可是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就这么被两党的争执拖黄了。 参考上回35天的停摆造成110亿美元损失,拉低GDP 0.2个百分点,这次22天的混乱,经济账算下来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可就在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的时候,华盛顿的政客们正忙着在镜头前上演“甩锅大戏”,特朗普政府干脆在全美机场放起了视频,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对着镜头指责民主党“拒绝通过拨款法案”,把所有乱子都推给对方。 民主党也不甘示弱,参议院领袖舒默立刻开记者会反击,说共和党“为了削减医保补助故意制造停摆”,两边唾沫横飞,比任何电视辩论都热闹。 更荒唐的是,参议院在吵完架后直接宣布休会,把一摊子烂事扔在一边,仿佛停摆影响的不是自己的选民,而是跟自己没关系的陌生人。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上演这种闹剧了,从1976年到现在,政府停摆已经搞了22次,每次都是两党为了各自利益互不相让,把国家公器当成党争工具。 他们最擅长营造“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再在最后一刻草草妥协,可这次连临时拨款法案都谈不拢,硬生生把停摆拖成了史上第二长。 标普和惠誉早就把美国的信用评级从“AAA”降下来了,说这种反复的债务僵局让人看不到美国的财政管理能力,可政客们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在镜头前骂赢对手,哪怕民众的生活一团糟,哪怕核安全出现漏洞,哪怕经济遭受损失,都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毕竟对这些人来说,选票比民生重要,党争比责任重要,所谓的“好消息”不过是把荒诞当常态,把推诿当本事,这种讽刺到骨子里的场景,也成了美国政治最真实的写照。

0 阅读:133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