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APEC峰会中方迟迟不表态,韩国外交为何一直“等不到人”? 10 月 31 日在庆州开幕的 APEC 峰会越来越近,但韩国政府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李在明早在今年 7 月,他就已经向包括中国在内的 APEC 各成员领导人发出正式邀请,可直到现在,中方都没给出是否派代表出席的明确答复,更没对他这位新总统做出 “捧场” 的表态。 这让把此次峰会当成执政以来外交大考的李在明坐立难安,韩国外交圈更是弥漫着焦虑情绪。 韩国对这次庆州峰会投入极大,砸了不少钱改造当地基础设施,心里还打着算盘 —— 想借着东道主身份促成中美高层会谈,给自己挣个 “和平调解人” 的名头,实实在在提升国际地位。 9 月 17 日,韩国外长赵显专程访华,和王毅外长会谈时特意提到,希望以 APEC 峰会为契机深化合作、密切高层交往,当时王毅也表示双方要相互协调支持办好今明两年的 APEC 会议。 但在10 月 9 日外交部记者会上,面对记者追问中方参会和中美会晤的问题,发言人只说重视 APEC 合作,剩下的全以 “没有信息可提供” 回应,态度明显冷静了许多。 而且10 月 7 日王毅和赵显通电话时,也只是强调要排除干扰深化合作,没提参会的具体安排。 韩国的着急不是没缘由,经济上它早就和中国绑得太紧,离了中国市场真不行。 2023 年中韩贸易第一次出现 180 亿美元的逆差,这是建交 31 年来头一回。 可李在明在内的韩国政府的做法却很矛盾,一边喊着要搞好中韩关系。 毕竟在2024 年中韩贸易额 2727 亿美元,占韩国对外贸易 21%,所以韩国经济上离不开中国。 但另一边又不敢得罪美国,跟着搞芯片技术限制,还拿美国《芯片法案》的补贴。 这种 “两边讨好” 的心思,中方看得明明白白。 中方的谨慎态度,根本不是故意刁难,而是要看韩国到底有没有实打实的合作诚意。 APEC 是亚太国家的经济交流会,核心是解决贸易和供应链问题,可韩国自己制定了《确保核心矿物质战略》,说 2030 年把对华依赖度降到 50%。 实际锂的储备量只够 5.8 天用,连目标的零头都不到,这就是光喊口号不干事。 而且中韩贸易结构早变了,2005 年中国进口里韩国货占 11.6%,2023 年只剩 6.3%,是 1993 年以来最低的,三星手机、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也大不如前,中国自己能造的越来越多了 对李在明来说,中方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的执政根基。 韩国经济被称为 “全球经济的金丝雀”,进出口一差整个国家都受影响。 外交从来不是看谁更着急,而是看有没有稳定的合作环境和真诚的态度。 韩国要是真想要中方的积极回应,光在旅游、文化这些非核心问题上发力不够,得在关键问题上亮明态度。 半导体领域取消不合理限制,和中方一起推动技术共享;地区安全上多和中方沟通,一起维护东亚稳定。 王毅外长说过 “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这说明合作基础一直都在。 国家之间的交往就像邻里相处,有分歧不可怕,怕的是藏着私心、打小算盘。 只要韩国能明确自己的立场,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再在中美之间 “走钢丝”,中方自然会给出积极回应。 毕竟合作好了,老百姓能多些便利,企业能多些机会,这才是大家真正想看到的。 外交里最聪明的做法,从来不是选边站,而是创造出不需要选边站的局面。
庆州APEC峰会中方迟迟不表态,韩国外交为何一直“等不到人”? 10月3
凭栏观望史
2025-10-13 13:45:3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