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正在发起进攻,唐章洪突然尿急,他竟尿在迫击炮上,谁知这泡尿却发挥了奇效,直接送几百名敌人上西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秋天,上甘岭成了火海,美军的炮火昼夜不停,把597.9高地炸得像月球表面,整座山头被硬生生削低了三米,坑道外面到处是翻起的泥土、碎石和血肉,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味。 志愿军只能蜷缩在反斜面的坑道里,缺水是常态,嘴唇干裂到说话都会渗血,手里的水壶早空了,谁都舍不得再去找水。 在这片焦土上,有个四川中江来的少年兵唐章洪,他个子小,肩膀窄,刚到部队时军装像麻袋套在身上,莫辛纳甘步枪几乎比他还高半头,家里原想着让他读书考大学,可他非要参军。 动员那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天亮前跟父母说:“要是都怕死,美国人打进来,咱家灶王爷都得挨枪子。”父母听完红着眼,把最小号的军装塞给他,让他走上了战场。 新兵训练时,别人学迫击炮要十几天,他三天就能算出密位,炮弹指哪打哪,他拿着本子把弹道、角度换算记得密密麻麻,笔记翻得起毛边。 教官高晋文是淮海战役的老炮手,看着这个小个子娃直夸他是“天生的炮手”,一次演练,他凭着“三点一线”的法子算出了敌阵距离,命中率比别的炮位高出不少,从那以后,他成了连里最年轻的炮手。 1952年春,他第一次上阵,四个新兵躲在树林里照着班长指示打了两炮,结果立马暴露了位置,美军的榴弹砸过来,炮被炸成麻花,两个战友当场牺牲。 唐章洪趴在弹坑里瑟瑟发抖,班长揪着他吼:“想报仇就别淌猫尿!”那句话像一鞭子抽在背上,让他彻底清醒。 从那以后,他死死记住敌人的火力点和补给线,打完三炮就换地方,靠着这股狠劲,带着全班用七十多发炮弹端掉十几个目标。 等打到上甘岭,情况比想象中更惨烈,美军三百多门大炮一起开火,电话线被炸断,指挥所命令传不出来,全靠炮手自己判断坐标。 唐章洪趴在观察镜前,按着记忆里的地形一边算一边打,炮弹一次次精准落在敌军冲锋线上,短短一天,他的82迫击炮打了两百多发,炮管烧得通红,冒出刺鼻的焦味,装填手戴着两层手套也烫得直跳脚。 当第207发打出去时,炮管发出刺耳的扭曲声,快要炸膛,阵地上没有一滴水,湿泥巴都找不到,美军新一轮冲锋已经在集结。 就在这时候,憋了一夜的尿意让唐章洪脑子一闪,他站起来解开裤带,对着炮管撒下去。 白汽腾起,刺鼻的味道在坑道里弥漫开来,炽热的炮管颜色开始变暗,战友们愣了两秒,立刻照着做,十分钟不到,这门炮又能打了。 炮弹再次咆哮着飞出,接连六十发精准砸进敌军预备阵地,刚集结起来的美军瞬间乱作一团,阵地前沿的冲锋被硬生生压了回去。 那一刻,没人顾得上觉得荒唐,所有人只盯着炮口的火光,看着敌人被炸得四散逃命。 战斗并没停歇,美军飞机投下燃烧弹,坑道被炸塌,唐章洪被气浪掀飞,半只耳朵被削掉,浑身埋进土里。 战友们把他刨出来时,他满脸是血,手里还攥着一发炮弹不松开,卫生员没注射器,只能把磺胺粉直接倒进伤口,他咬着牙没吭声,爬回炮位时,发现炮架已经被炸断。 他没多想,把炮管架在石缝上,用肩膀当炮座,左手装填,右手扶炮,硬生生打出五十多发炮弹。 每发射一炮,后坐力都撞得他眼冒金星,肩膀被炮管烫得冒烟,棉衣焦黑发臭,战友喊他停下,他死死咬着牙,只盯着敌军阵地。 整场上甘岭打了43天,炮火把山头炸得寸草不生,唐章洪所在的82迫击炮连发射了800多发炮弹,歼敌420多人。 战后统计时,这门炮成了单炮杀敌纪录最高的一门,炮管上留着一条白痕,那是当初用尿降温留下的印记。 战斗结束后,这门炮被送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静静地立在那里,成了那场血战的见证,多年后,九十岁的唐章洪看着模型,伸手抚摸,笑着说:“憋急眼了呗,活人哪能让尿憋死。” 这句话听起来朴素,却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那一泡尿救了炮,也守住了阵地,人在绝境中能迸发出的力量,远比炮火更震撼。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解放军报——深藏功名“英雄炮”,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战士用它歼敌400余人
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正在发起进攻,唐章洪突然尿急,他竟尿在迫击炮上,谁
如梦菲记
2025-07-29 15:21:36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