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 年,开国少将漆远渥,接到通知出访北欧,却被他一口拒绝,周总理很生气,他解释:“我瞎了一只眼,有损国家形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4年春,北京的一场细雨刚停,一份由中央亲自签署的出访命令传到了北京军区空军政委漆远渥手中,命令写得十分简明:代表新中国,赴北欧五国访问,任外交使团主要领导。 空军首长亲自找他谈话,说这次访问是党中央和周总理的安排,是从全军范围内精挑细选的人选,政历清白,战功卓著,有分量,有风度,是外交需要的“硬牌面”。 漆远渥听完,眉头紧皱,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兴奋,也没有问待遇和行程,只是沉默了片刻,说了一句:“这工作,我干不了。” 空军首长以为他不服从,劝他说:“这是周总理亲批的,不满意你可以直接找总理去说。”他没再争辩,回到住处,躺了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中南海,那时候的中南海不像后来的庄严肃穆,到处是砖瓦未干的灰土路,卫士传话后,周总理很快见了他。 刚一进门,总理还带着笑,问他是不是嫌弃脱下军装,不愿意去当“外交先生”,漆远渥低着头,等总理说完,他把袖子卷了起来,露出那只早已萎缩僵硬的右臂,又指了指自己的左眼。 “总理,我不是推辞任务,我是这个样子,外交代表国家门面,我这个样子,让外国人看见,会不会给国家丢脸?” 总理一下子没说话,静静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屋里安静了很久,只有窗外雨后的槐叶滴水声,最后,总理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你回去吧。”漆远渥站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左手军礼,慢慢走了出去。 漆远渥的伤,是1942年在山西辽县十字岭上的一次突围战中留下的,那年五月,华北日军对八路军展开大扫荡,几十万敌军压向太行山区。 当时他是769团政委,带着两个营的兵力,负责掩护八路军总部机关转移,山上满是难民和非战斗人员,牲口嘶叫、小孩哭喊。 769团顶在最前线,一边是成千上万的日军,一边是总部报务员还在发报,电波在山间来回响,日军的无线电测向车早已锁定了方位。 他急得直往山腰跑,看到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几位首长仍在现场,心里一沉,冲着彭德怀就喊:“彭总,您快撤,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可那一刻,没人肯离开,彭德怀正亲自向延安发最后一封电报。 漆远渥咬着牙又跑回前线,此时敌军已压到阵地边缘,有个排长扛不住,擅自带人撤下,他当场拔枪把这名排长就地处决。 黄昏时,左权亲自来到前沿阵地,和他一起趴在石头后面观察敌情,突然一束阳光打在望远镜镜片上,反光暴露了位置。 几发炮弹呼啸而来,第一发在他们脚边炸开,第二发就在两人之间炸了,左权将军倒在了血泊中,漆远渥的左眼被弹片击中,右臂骨头被炸断,鲜血不停地往下滴。 之后他被紧急抬下山,救治后落下终身残疾,这只右臂从此抬不起来,左眼彻底失明,战友们说他命大,他却总是低声说自己没保护好左权,每次讲到这件事都忍不住掉眼泪。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安排他转任后勤政工工作,他不争职务,也不请待遇,只管干活,上级给他的食物票,他常常悄悄分给医院里的伤员,他住的房子很简陋,门口用旧木板糊着风。 他有一次听说一位日语老师冤屈多年生活困难,立刻找了统战部反映情况,最终帮人平了冤案,别人送礼,他坚决不收,子女想走捷径,他一句“别打我旗号”就把门关上。 1960年代,老战友胡鹏飞来到北京看他,两人是长征中一同走草地的战友,那年胡鹏飞分他半袋青稞,救了他一命。 为了接待他,漆远渥把攒了好久的一块黄羊肉拿了出来,开车几十里去钓鱼,就为了请老战友吃顿饭。 晚年他常说,打了那么多年仗,活下来已是万幸,别给国家添麻烦,去世前,他留下话:“丧事从简,不通知组织,不麻烦任何人。”2012年秋天,漆远渥将军安静地走了,享年九十七岁。 他这一生,用一只失明的眼和一条断掉的臂膀,撑起了共和国的尊严和体面,没有惊天动地的言语,也没有自我标榜的喧哗,但他活成了那座山,默默守着身后的万家灯火。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凤凰网——开国少将漆远渥之女:此役中父亲见证左权牺牲 其左眼亦被炸失明
1954年,开国少将漆远渥,接到通知出访北欧,却被他一口拒绝,周总理很生气,他
如梦菲记
2025-07-28 18:15: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