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天下后,朱元璋赐给冯胜一杯毒酒。冯胜拿起酒杯问:“喝了这杯酒,能不能留我女儿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30 13:44:29

夺取天下后,朱元璋赐给冯胜一杯毒酒。冯胜拿起酒杯问:“喝了这杯酒,能不能留我女儿和老婆一命?”朱元璋冷冷一笑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1387 年冬,凤阳城外的宅邸里,冯胜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手中攥着朱元璋发来的 “闲居” 诏令,心里满是不安。 这是他第一次被剥夺兵权,而这道诏令背后,藏着朱元璋对他态度的第三次转变,从早年的倚重,到后来的敲打,再到如今的刻意疏远。 这位曾在龙湾大战中一战成名的名将,或许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早已被这三次态度转变牢牢绑定。   朱元璋第一次对冯胜另眼相看,是在两人初遇时。那时冯胜刚和兄长冯国用投奔而来,衣衫虽朴素,却在谈论时局时条理清晰,尤其提到《孙子兵法》中 “知己知彼” 的战术时; 更是结合江南局势给出独到见解。朱元璋正缺懂军事的人才,当即任命两人为帐前参谋。 真正让冯胜站稳脚跟的是龙湾大战,陈友谅率大军压境,明军诸将都觉得应坚守不出,冯胜却提出 “趁敌立足未稳,直击侧翼薄弱点” 的计策。 他亲自带领精锐,绕到陈友谅军阵后方,凭借灵活战术重创敌军,这一战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朱元璋看到他的军事天赋,此后每逢大战,必让冯胜参与谋划。   可这份赏识,很快因冯胜的性格缺陷出现裂痕。朱元璋第一次公开敲打他,是在高邮之战后。当时冯胜轻信敌将诈降,未等核实便率军入城,结果遭遇埋伏,千余名士兵阵亡。 消息传到朱元璋帐中,他当即下令将冯胜召回,当着众将的面斥责:“用兵当谨慎,你因一己之失,让多少将士枉死?” 随后命冯胜徒步返回军营,以此惩戒。 这次敲打本是想让冯胜收敛鲁莽,可他却没放在心上,平定陕西时又犯了错,因不满朱元璋只召徐达回京受封,竟擅自带领全军离开驻地,导致兰州防务空虚,元军趁机偷袭。 虽然后来冯胜及时回援保住兰州,但朱元璋对他的态度已从 “倚重” 变成 “提防”,只是念及过往战功,仅削减了他的赏赐,没再进一步追责。   真正让朱元璋彻底疏远冯胜的,是 1387 年招降蒙古将领纳哈出后的一系列事件。冯胜不仅私藏了部分战利品,还未经请示便强娶元朝王公之女,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极为不满。 在他看来,将领在外代表朝廷颜面,冯胜的做法无疑损害了明朝的声誉。更让朱元璋在意的是,冯胜回京后,竟私下会见女婿周王朱橚。 当时朱元璋正着力稳定朝局,对功臣与藩王的往来格外留意,冯胜的这一举动,让他觉得此人 “不懂分寸”,于是下旨收回冯胜的兵权,让他前往凤阳闲居。   闲居期间的冯胜,日子并不好过。他曾多次上书,希望能重新得到任用,却都石沉大海。宅邸里的下人也渐渐看出端倪,态度远不如从前。 直到几年后,冯胜收到入宫的诏令,他以为是转机,却没想到等待自己的是一杯御酒。当他颤抖着询问能否保全家人时,朱元璋的沉默让他彻底明白,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冯胜死后,他的家人虽未被牵连过重,却也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据地方史料记载,冯胜的儿子后来搬到了江南,以耕种和教书为生,从不提及家族过往。 直到明孝宗时期,朝廷重新梳理开国功臣功绩,冯胜的名字才再次被提起,其后人才得以恢复一些荣誉,甚至有人被授予低级官职。   如今,在南京郊外的冯胜墓旁,偶尔会有游客驻足。墓前的石碑虽历经风雨,却被后人重新修缮,上面刻着 “明开国名将冯胜之墓”。 当地的老人还会给游客讲述冯胜的故事,说他当年打仗有多勇猛,说他可惜不懂为官之道。 这些零散的记忆,拼凑出一位名将的起伏人生,也让人们看到,在古代君臣关系中,才华与分寸的平衡,从来都是影响命运的关键。   主要信源:(东南军情——《智囊全集》:朱元璋赐冯胜毒酒,冯胜请求他放过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朱元璋却摇头拒绝:不可能!)

0 阅读:53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