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婚的费玉清,晚年和自己的好友江蕙相伴养老。这两个人把“老来伴”过成了偶像剧,江蕙给费玉清做饭,费玉清在她生病时天天视频。 2024 年江蕙复出记者会的镜头里,她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指格外显眼 —— 这是 1987 年费玉清在日本演出时送她的礼物,戒面刻着细小的 “蕙” 字。 而在宜兰乡下费玉清的书房里,一张《家后》的黑胶唱片正放在唱片机上,唱针划过纹路时,江蕙的歌声飘满房间。 这两件跨越 decades 的信物,连同 2015 年江蕙病房里循环播放的《晚安曲》专辑,串联起两人四十年里不寻常的情谊,每一件都藏着未说出口的牵挂。 最先被记住的是 1987 年的银戒指。当时费玉清刚经历日本情感的遗憾,在台北的录音棚与江蕙相遇。 两人合作录制《秋诗篇篇》时,他发现江蕙总摩挲着空荡的无名指,得知她因拍戏弄丢了母亲送的戒指,便悄悄托日本朋友定制了这枚银戒。 送戒指时他只说 “戴着玩,图个吉利”,却在戒面刻了她的名字,后来江蕙在访谈里说 “这戒指戴了三十多年,洗澡都没摘过”,连化疗时头发掉光,也始终让它贴着手指。 2015 年的《晚安曲》专辑,成了江蕙抗癌时的精神支柱。那年她确诊癌症后,只告诉了费玉清等少数人。 第一次化疗结束,她疼得整夜睡不着,费玉清得知后,连夜找出自己 1984 年发行的《晚安曲》专辑,在封面写下 “疼了就听,我一直都在”,托人送到病房。 护士回忆,“江小姐床头的 CD 机从没停过,有时疼得攥紧被子,听到‘让我们互道一声晚安’就会平静些”。 那段时间,费玉清推掉了 80% 的演出,每天研究素斋食谱,比如把南瓜蒸软做粥、用香菇吊汤,每周托人送三次到医院,他知道江蕙信佛吃素,也明白清淡饮食能减轻化疗反应。 2024 年的《家后》黑胶唱片,藏着两人对情谊的默契。江蕙宣布复出后,费玉清特意托人找了一张绝版的《家后》黑胶,放在书房的唱片机上。 有网友拍到他深夜坐在院子里,跟着唱片轻轻哼唱 “有一日咱若老,找无人甲咱友孝”,月光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 而江蕙在复出演唱会上,特意加唱了《晚安曲》,还笑着说 “这首歌要送给一个在宜兰种菜的老朋友”,台下观众瞬间明白,这是两人跨越空间的呼应。 这些信物早已超越物品本身的意义。1990 年代两人同时期走红,费玉清拒绝炒作绯闻,江蕙也坚持 “不婚”,媒体问起彼此关系,费玉清总说 “她是最懂我的朋友”; 江蕙则调侃 “他是唱情歌最专一的人”。2019 年费玉清宣布隐退,江蕙私下劝他 “再唱几年”,他却笑着说 “想多些时间种菜,等你身体好来吃”。 后来他搬到宜兰,特意在院子里种了江蕙爱吃的丝瓜、冬瓜,每次她来,都要打包满满一筐带走。 如今,这三件信物仍在各自的位置上承载着情谊。银戒指依旧戴在江蕙手上,每次演出前她都会摸一摸戒面; 《晚安曲》专辑被江蕙放在客厅的 CD 架最上层,偶尔会拿出来播放;《家后》黑胶则成了费玉清书房的固定曲目,清晨喝茶时总会放一遍。 两人的联系不算频繁,却有着旁人不懂的默契:江蕙演出前,费玉清会提前发一条 “加油” 的短信;费玉清生日,江蕙一定会亲自做素斋送到宜兰,比如素鸡、素鸭,都是他爱吃的口味。 现在的费玉清已年过60,每天保持着 “早起练声、上午种菜、下午读书” 的规律生活,院子里的蔬菜长势喜人,偶尔会给邻居分享; 江蕙复出后选择 “限量演出”,每场只唱 10 首歌,兼顾健康与事业,去年还发行了新的单曲,歌词里写着 “谢谢你陪我走过风雨”。 他们没有住在一起,却比许多亲密伴侣更懂彼此:江蕙身体不适时,费玉清会托人送自己种的生姜、大蒜,说 “煮水喝能暖身子”; 费玉清家里的电器坏了,江蕙会安排维修人员上门,不用他费心。 这三件信物串联起的四十年,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却有着细水长流的陪伴。费玉清唱了一辈子情歌,却用银戒指、专辑、黑胶唱片,诠释了比爱情更长久的情谊; 江蕙历经病痛,却在这些信物的陪伴下,重拾对舞台的热爱。 它们证明,最珍贵的情感从不需要名分,只需在岁月里彼此牵挂,在需要时默默出现,就像银戒指上的 “蕙” 字,永远清晰;就像唱片里的歌声,永远温暖。 主要信源:(猫眼娱乐——费玉清退休被曝与江蕙约定有关?两人传出绯闻多年,至今都未婚)
一生未婚的费玉清,晚年和自己的好友江蕙相伴养老。这两个人把“老来伴”过成了偶像剧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29 18:44: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