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这话算是把美国的双标底裤扒得明明白白了。这些年美国在打压中国这件事上,手腕耍得挺溜,凡是能卡住中国发展的地方,从来都不手软,恨不得把路全堵死。 可轮到稀土这档子事,立马换了副急眼的模样,生怕中国攥紧了手里的筹码,说到底就是自己的产业链早被稀土捆住了手脚,根本硬气不起来。 谁都知道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 “工业维生素”,手机屏幕、电动车电机、导弹制导系统,少了这东西根本玩不转。美国把这玩意儿当成 “21 世纪的石油”,攥在手里才安心,可偏巧自己的稀土盘子是个瘸腿的。 本土矿倒是有,加州芒廷帕斯矿看着挺唬人,可挖出来的 80% 都是轻稀土,像镝、铽这种造 F-35 战机、核潜艇必须用的重稀土,美国一点都没有,100% 得靠进口,而这些宝贝 95% 以上都来自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就算把自己的稀土矿挖出来,也得乖乖运到中国加工。他们的产业链早就断了档,前端能挖矿,中端的精炼环节却一片空白,后端的高端应用更是薄弱。 稀土精炼要经过上百次化学萃取,差一点工艺都出不来合格的料,中国手里攥着全球 90% 的提纯专利,美国想追都没地方使劲。 芒廷帕斯矿的精矿运到中国加工一圈,再以几倍的价格买回去,这波 “来料加工” 的冤大头,美国当了好几年。 美国不是没喊过要摆脱依赖,前两年财长还嘴硬说两年内就能搞定,结果纯属吹牛。 重建稀土供应链哪是搭积木那么简单?建个精炼厂得投 20 亿美元,环保审批就得等三年半,算下来没个十年根本落不了地,整个下来得砸两千五百亿到三千亿美元,这笔账美国自己都算得头疼。 他们还拉着澳大利亚、日本搞 “友岸外包”,签了 85 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想建个年处理 20 万吨的冶炼厂,目标 2030 年满足 60% 的磁材需求,可八字还没一撇呢。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是西方最大的稀土生产商,矿石还得运到马来西亚加工,技术还是早年从中国学的,跟中国的高端精炼技术差着代,本土连像样的分离设施都没有,环评还过不了,社区反对声浪大得很。 成本更是压得美国喘不过气。他们冶炼稀土的成本比中国高两倍多,电价都是中国的三倍,为了扶本土企业 MP Materials,国防部直接砸了 4 亿美元买了 15% 的股份,还承诺用高出市场价一倍的价格收产品,这不就是靠补贴续命吗? 更要命的是没人,美国稀土化工领域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就三四百人,缺口超过一千,高校相关学科都萎缩了,人才断档怎么补? 中国这边早就把稀土当成了战略筹码,管制政策一收紧,美国立马慌了神。前阵子直接堵死了 “境外加工绕限制” 的漏洞,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占 0.1%,或者用了中国的技术,出口就得申请许可,连工艺图纸、技术交流都得审批。 这一下戳中了美国的痛处,2025 年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降了 80%,福特芝加哥工厂直接停工,五角大楼早就警告过,稀土短缺会让 23 家国防承包商停产。 再看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更是被稀土卡得死死的。英伟达的 H100 芯片、台积电的 7 纳米制程,都离不开稀土做的磁体和抛光液,缺了这东西,订单根本交不出去。 军工领域更不用说,B-21 轰炸机、智能弹药的核心部件全靠高性能稀土磁材,兰德公司算过,只要稀土断供 90 天,78% 的国防承包商都得歇菜。 之前 “杜鲁门” 号航母修了 8 个月没修好,表面是船坞问题,实则是缺了含稀土的锑钨合金,这东西专门做航母外壳的耐热部件,中国一管制,美国立马没辙。 美国的逻辑从来都是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不让中国进空间站,是怕中国掌握航天技术;不让卖光刻机,是怕中国突破芯片瓶颈;不让电动车进美国市场,是怕中国高端制造抢饭碗。 可轮到稀土,就急着跳脚不让中国管控,无非是自己的产业链有致命短板,离了中国的稀土,高科技和军工都得歇菜。 中国的稀土优势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几十年磨出来的全链条能力,从开采、冶炼到高端应用,每个环节都攥在手里,专利、技术、人才全配齐了。 美国就算折腾到 2030 年,最多也就满足一部分需求,想完全摆脱中国,没个一二十年根本不可能,有些极端稀土领域说不定永远都离不开。 所以不管美国怎么双标,在稀土这事儿上也只能服软,毕竟真断了供,先扛不住的是他们自己的产业命脉。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