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柳传志争议:勿以“阶级”为托辞,理性探讨勿搞对立 近来与人争论柳传志之事,越聊越觉别扭。对方一开口便恶语相向:“他就是为了后代大肆敛财,资本的丑恶本性暴露无遗!”我刚说“讨论需以事实为依据”,立刻遭其回怼:“你这穷鬼竟为有钱人说话,真是个忠实的奴仆!” 这话着实令人恼火——何时讨论问题,非得先划分“穷人”“富人”阵营了?穷人是普通人,富人难道不是从普通人中拼搏出来的?柳传志当年怀揣20万创业,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熬过来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奋斗历程。况且,联想改制并非他一人能决定,通过了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审核,是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的。动辄称“国资部门都是傻子”,这难道不是漠视改革的复杂性吗? 商业决策存在争议实属正常,像高管薪酬、股权问题,大家完全可以理性追问、客观分析,但绝不能将正常讨论演变成“仇富式攻击”,更不能用“阶级对立”来掩盖事实。 商业发展历程中本就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改革途中出现争议也在所难免。我们可以提出质疑,但不要随意给人扣帽子;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能丧失理性。毕竟,用情绪取代事实,用对立替代讨论,永远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你们是否遇到过这种“一上来就贴标签”的争论呢?不妨在评论区交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