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刚松口放行,英伟达可以卖芯片给中国,但转眼中国就来了个神操作。 美国刚松

慕蕊看趣事 2025-11-05 14:41:50

美国刚松口放行,英伟达可以卖芯片给中国,但转眼中国就来了个神操作。 美国刚松口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卖芯片,本想拿捏技术节奏,中国转头就甩出芯片原产地新规——只要芯片在咱国内工厂完成核心制造,就算地道的“中国制造”!这波操作打得美国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数据早彻底翻盘。 2024年中国工厂生产的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8.6%,这个数字比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时的9.2%整整翻了一番,相当于六年时间里实现了市场占比的翻倍增长。 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在产业链各环节清晰可见。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本土代工企业成了最大受益者,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7.7%,达到577.96亿元,销售的晶圆数量(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从2023年的586.7万片飙升至802.1万片,增幅超过36%。 工厂车间里,原本闲置的部分生产线重新启动,穿着蓝色无尘服的工人轮班作业,每月94.8万片的8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5.6%的高位。 这种产能释放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吸引了不少国际客户,某跨国电子企业就将其汽车芯片订单的30%转移到了中国工厂生产。 传统芯片领域的突破更为亮眼。这类采用28纳米及以上工艺的芯片虽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却占据了全球75%的市场份额,从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到家电核心部件都离不开它。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传统芯片产能在全球占比已从2015年的19%跃升至2024年的35%以上,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提升到39%。 价格优势更是让中国芯片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以碳化硅晶圆为例,国际巨头Wolfspeed的6英寸产品售价1500美元一片,而中国供应商的同类产品价格能低至500美元以下,这种性价比让不少美国企业难以割舍,三分之二的美国产品中至今仍包含中国芯片。 出口数据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量达到2981亿块,同比增长11.6%,远超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2.2%的出口增速。 深圳某芯片设计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的物联网芯片通过在中国台湾地区设计、大陆生产的模式,去年出口量增长了40%,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订单排到了今年三季度。 与此同时,国内封装测试产业也保持强势,占据全球64%的市场份额,一颗芯片从晶圆代工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在中国就能完成,这种产业链完整性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面对这种产业格局的变化,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扭转局势,今年3月专门就传统芯片关税举行听证会,但效果恐怕难如预期。要知道美国本土芯片产能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20%,且产能利用率已超90%,短期内无法扩产。 强行加征关税只会推高自身通胀,让美国消费者为政策买单。这场芯片产业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化产业链与单边主义的碰撞,而中国通过在地制造政策实现的份额翻盘,正是市场规律给出的鲜明答案。 官方信源:环球时报

0 阅读:73
慕蕊看趣事

慕蕊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