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苏州市园林局为了清理虎丘剑池,把池子里的水全抽干了!不料,就在清理完

小史论过去 2025-11-03 13:18:46

1955年,苏州市园林局为了清理虎丘剑池,把池子里的水全抽干了!不料,就在清理完淤泥之后,池底的一个宽大洞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怎么会有这么大个洞在池底呢? 吴王阖闾本名叫姬光,春秋时候吴国人,诸樊的儿子。早年他帮堂兄吴王僚打楚国,前525年领舟师溯江而上,在长岸用夜袭战术赢了楚军,抢回余皇船。前519年又佐僚攻楚要地州来,面对楚七国联军,他示弱诱敌,在鸡父大败楚军,拿下州来。这些仗让他在吴国声望高涨,但王位没轮到他。 前515年,阖闾不干了,派专诸在宴会上刺杀吴王僚,自己登基当吴王。他上台后,任伍子胥当相,孙武为将,定下先灭楚再服越的计划。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设守备,囤粮备兵。阖闾用分兵轮番打楚的战术,常攻江淮和大别山东边,让楚军累得不行。前512年,他和伍子胥、伯嚭起兵灭徐国和钟吾国,杀掉掩余、烛庸。 前506年,阖闾派孙武、伍子胥率军从淮水西进到汉水,五战五胜,直捣楚都郢。这仗打得楚国差点亡国,阖闾威风一时。但前496年,他亲征越国,在檇李受伤,不治身亡。阖闾一生扩张领土,让吴国从边陲小邦变成江南强国,春秋五霸之一。 1955年,苏州市园林局整修虎丘,决定清理剑池。虎丘在苏州西北,古名海涌山,剑池传说是吴王阖闾墓地,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工作人员用小型电泵抽干池水,池底淤泥厚厚一层,得人工一层一层挖。几天下来,淤泥清干净了,池底北端岩石中现出宽大三角形洞穴,深约10米,人能钻进去。 这个洞穴形状跟传说阖闾墓入口很像。阖闾墓是夫差建的,用铜椁三重,水银为池,黄金珍玉做凫雁。墓门封得死死的,有机关防盗。工作人员一看,洞穴连着虎丘塔基础。虎丘塔建于后周显德六年,高47米多,砖身,塔已倾斜。万一动洞穴,石板移位,塔就可能塌。园林局负责人检查后,指示先别动,封存起来。 剑池水文复杂,地下暗河补水,石灰岩结构防锈蚀。1955年这发现,不是头一回。明正德七年,剑池水干,池底也露洞,唐寅和知县吾翕看过,认为是墓门,派人封了。1955年,市文管会谢孝思等人进洞,在深处见刻“吴王阖闾墓”的石板。洞穴宽窄不均,深几十米,但没深挖。 园林局上报后,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来勘探。他们确认洞穴可能是阖闾墓入口,墓里陪葬有金鼎银樽珠玉,三千把剑如鱼肠、扁诸,价值大。但1955年技术有限,怕伤虎丘塔,就封存掩埋。剑池恢复原样,成了谜。 阖闾死于前496年,夫差为其建墓,调10万民工,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三年完工。墓中水银池阻盗,机关复杂。秦始皇和孙权都来挖过剑,没挖着。2008年剑池又抽干水,入口再现,但没挖掘。虎丘剑池保持原状,传说流传。 阖闾墓象征吴国兴衰。他上台后,吴国扩张,攻楚灭徐,成霸主。但伤亡后,吴国转衰。夫差建墓,体现吴国工艺。剑池谜题,让人想吴越争霸那段历史。虎丘塔斜而不倒,跟墓连着,提醒古人智慧。 虎丘从春秋就有名,阖闾建行宫,死后葬此。三日后白虎现,故名虎丘。剑池非天成,人造精妙。吴国冶炼发达,剑闻名。阖闾爱剑,陪葬多剑。池底洞穴,证实传说。 1955年发现,添了证据。专家从文献看,阖闾墓在虎丘下,池广水深对得上。没挖开,是为护文物。剑池谜,引人探历史。

0 阅读:221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