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亚萍退役后去清华大学读书。第一堂课,老师问她:“你的英语怎么样?”邓亚萍说:“我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 邓亚萍1973年出生在河南郑州,身高只有1.5米,从小就爱跟爸妈学乒乓球。5岁拿起球拍,球台高过她脑袋一大截,可她天天练不辍。9岁打进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直接拿单打冠军。那时候很多人觉得她太矮,没前途。进河南省集训队才15天,教练就让她滚蛋,说身材不合适。换成别人早放弃了,她掉头回郑州专业队,继续埋头苦练。连续3年少年组单打冠军到手,总算证明了自己。 郑州队教练李凤朝看中她,省队总教练关毅也借调过来。1986年,她帮河南队在湖南怀化全国乒协杯拿团体冠军,同年底全国锦标赛又双杀团体和单打。国家队主教练张燮林看她打球,对手回球总成高球,正好让她进攻,三次力荐。1988年11月,她正式进国家队。矮个子反而成优势,球路刁钻,速度快,很快就站稳脚跟。 1989年16岁首战世乒赛,跟乔红搭档女双夺金,从此打开世界大赛大门。1990年到1997年,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创女子纪录。奥运会上更猛,1992巴塞罗那女单决赛3比2胜乔红,女双也金牌;1996亚特兰大再包揽女单女双,成为首位蝉联奥运女单冠军的中国选手。世乒赛、世界杯单双打团体,冠军拿到手软,总共18个世界冠军,包括4奥运金牌。大满贯得主,乒坛无人不服。 高强度训练留下一身伤,膝盖、腰椎问题严重,24岁不得不退役。很多人退役就享清福,她不干。1997年底直奔清华大学英语专业报到。别人高考进来,她文化课底子薄,英语更是一塌糊涂。第一堂课老师点她问水平,她实话实说,字母表都不熟。老师让写26个字母,她大小写乱写,缺了好几个。课堂上她成最差生,从零起步。 清华英语系要求高,她每天泡图书馆,早起背单词,晚上练发音。请家教一对一,头发都练秃了。前3个月光字母和音标就反复过。1998年2月学校送她去剑桥强化5个月,回国接着上。期中听力考垫底,她加练口语。小组合讨论从听别人说到自己发言,阅读从短句到长文。写作从简单句到段落,期末总评进中游。大二选高级课,跟上节奏。跟诺丁汉大学合作,分段去英上课。2001年6月交论文《中国乒乓球历史及发展》,顺利拿学士学位。 本科刚毕业,她马不停蹄去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中国当代研究硕士。每天课堂记笔记,图书馆翻资料,2002年12月毕业。接着转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土地经济学博士,埋头读奥运文献。论文题目直击奥运对中国多领域影响,2008年11月29日毕业典礼穿袍上台,接证书那一刻圆梦。11年从本科到博士,全靠一步步啃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