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富士康崩得太突然!郭台铭绝对没料到,以前大陆工厂灯火通明的代工巨头,如今

千浅挽星星 2025-11-01 19:50:07

[微风]富士康崩得太突然!郭台铭绝对没料到,以前大陆工厂灯火通明的代工巨头,如今像破气球般迅速泄气,帝国说没就没了!   早年间,郭台铭还会戴着白手套,亲自到深圳的车间检验产品质量,那是富士康“代工帝国”发展的黄金时期。   而现在,郑州富士康为招募一名工人,开出了近万元的悬赏奖金,但最终留下来的工人还不到三成,富士康的衰落与苹果公司的战略调整有着直接关系。   当年,苹果iPhone的订单如同强大的纽带,将富士康与大陆的“人口红利”“政策红利”紧密结合,缔造了制造业的神话,郑州的富士康厂区完全围绕iPhone生产高速运转,堪称一座“不夜城”。   彼时,富士康成功的核心基础是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两三千元就能招到年轻工人,地方政府也给予了诸多扶持政策,但这种发展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如今,工人工资已上涨一倍多,即便月薪开到四五千且缴纳社保,年轻人也更愿意选择送外卖、开网约车等工作,不愿再进厂务工。   同时,政策风向也发生了变化,地方政府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代工企业慷慨扶持,而是将发展重心转向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领域,当曾经依赖的人口红利和政策红利逐渐消失,富士康的发展动力也随之减弱。   来自美国的政策影响,成为压垮富士康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关税,苹果公司为规避贸易风险,开始大力推动供应链向海外转移,并要求富士康将产能迁往印度。   郭台铭原本以为印度人工成本比大陆低三成,能节省大量开支,于是进行了巨额投资,却没想到陷入了成本陷阱。   印度电网不稳定,工厂每年仅靠柴油发电就得多花费两千多万美元;再加上当地物流效率低下,关键零部件还需从中国空运,导致整体生产成本反而比大陆高出14%。   此外,中国的管理模式在印度完全行不通:富士康的罚款制度引发了当地工人大规模罢工,而印度的相关法规又让企业难以解雇违纪员工。   更严重的是产品质量问题,2023年印度工厂生产的iPhone15良品率仅为75%,远低于郑州工厂95%以上的水平,仅2024年因质量问题产生的扣款就超过1亿美元。   苹果供应链外迁并非只涉及富士康,越南已承接了大量iPad和AirPods的订单,预计今年越南生产的AirPods将占据全球65%的产能,在这一趋势下,富士康只是被动跟随苹果的战略调整,处境身不由己。   就在富士康被苹果“裹挟”到海外艰难拓展时,留在大陆的“同行后辈”却抓住了发展机遇,实现了弯道超车,立讯精密、比亚迪电子等企业,早已摆脱了单纯的代工身份,掌握了核心技术。   以立讯精密为例,今年中期财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过20%,甚至拿下了苹果高端机型的订单;同时,立讯精密还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预计今年该业务的营收占比将接近40%。   比亚迪电子则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成功拿下了华为45亿元的大额订单,这些本土企业更了解大陆市场,也更懂新一代工人的需求,相比之下,富士康的传统代工优势已不堪一击。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富士康集团旗下的工业富联,凭借AI服务器和储能业务的发展,股价在短短四个月内暴涨200%,市值增加了6000亿元。   但这场资本盛宴,与富士康赖以发家的代工主业毫无关系,工业富联的风光更反衬出传统代工业务的凄凉:2023年工业富联的营收仍在下滑,净利润增长微弱,位于衡阳的工厂也在今年9月彻底关停。   富士康的衰败根源早已埋下,郭台铭2024年参与选举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其在大陆的发展困境;而整个集团在战略上固步自封,错过了与大陆制造业一同升级的最佳时机。   信源:证券时报 天奇股份与富士康汽车携手 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落地  

0 阅读:524

评论列表

命运乖张

命运乖张

1
2025-11-01 20:10

运气不是一直都特别好谁也不能掌握世界的变化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