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又有一重量级人物震撼发声,赖清德听了得瑟瑟发抖。   10月25日台湾光复8

红楼背疏影 2025-10-27 18:24:16

岛内又有一重量级人物震撼发声,赖清德听了得瑟瑟发抖。   10月25日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一句“我们这代人有责任终结民族的悲剧,将分裂据点改写为统一起点”,字字戳中赖清德“台独”行径的软肋。 选择光复80周年这个时间点绝非偶然,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法律事实。吴荣元特意强调这一历史事件,就是要唤醒台湾同胞的民族记忆,揭穿“台独”势力篡改历史的企图。 民进党当局近年来推行“去中国化”教育,但80年前台湾人民欢庆光复的历史照片,无情戳穿了“台湾自古非中国”的谎言。 吴荣元作为经历过日据时期尾声的老一辈,其发言代表着历史亲历者的集体记忆。这种活的历史见证,比任何档案资料都更具说服力。 岛内民调显示,40岁以上民众对光复历史的认知度仍达78%,这是统派最坚实的社会基础。 吴荣元领导的劳动党虽在议会席位不多,但近年来成功转型为“理念型政党”。通过深耕工会组织、青年团体和学术机构,其影响力已超越得票率。 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工会中,劳动党主导的“两岸产业融合促进会”吸纳了台积电、鸿海等企业的中层技术人员,这些人对“台独”导致的技术隔离深有体会。 吴荣元的发言击中民进党七寸。赖清德团队近期操作“宪政改革”议题,试图通过“法制台独”推进分裂,但吴荣元“分裂据点”的定性,将其阴谋暴露于阳光之下。更棘手的是,美国近期明确表示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使赖清德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经济压力更让民进党头疼。大陆宣布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清单,但排除“绿色县市”,这种精准的经济反制,使民进党基本盘开始松动。台南农会公开呼吁调整两岸政策,这种倒戈现象以往罕见。 吴荣元提出的“统一起点”论,代表统派思想的重要飞跃。过去统派多强调反“独”,现在转向促统,从消极防御变为积极进取。 这种转变基于对岛内民意的精准把握: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支持“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从2015年的60%降至2025年的38%,说明拖延策略市场萎缩。 更务实的是路径创新。劳动党联合新党、统促党等团体推出“两岸融合试验区”方案,提议在金门、马祖先行先试“一国两制”具体措施。这种由点及面的策略,避免了一步到位的阻力,获得大陆方面积极回应。 面对吴荣元等统派人士的积极作为,大陆方面展现出更成熟的对台工作智慧。不再片面强调“武统”威慑,而是通过RCEP框架给予台湾经济体待遇,让民众体会融合红利。2025年大陆新增53项台胞同等待遇措施,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策略,比单纯军事施压更有效。 更厉害的是法律斗争。大陆近期公布《台独分裂分子清单释义》,明确界定分裂行为的刑事管辖权,对“绿色商人”形成震慑。这种法律武器与民间交流相结合,构成立体攻势。 吴荣元特别注重争取年轻群体。劳动党在大学设立“两岸未来学堂”,组织青年参访大陆航天基地、数字经济企业,用眼见为实打破污名化宣传。这种深耕细作开始见效:台湾民意基金会调查显示,30岁以下青年“中国人认同”比例从2020年的12%回升至2025年的23%。 新媒体战场更见成效,统派网红“台湾表妹”通过短视频展示大陆生活,单条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这种民间自发的文化交流,比官方宣传更有说服力。 两岸经济合作正在突破政治障碍。尽管民进党阻挠,2025年上半年两岸贸易额仍同比增长11%,台湾对大陆顺差扩大至1800亿美元。这种依存关系,使企业界成为反“独”促统的隐性力量。 更深远的是产业链重构,大陆推出“芯片自主”计划后,台企纷纷西进共建产业链,台积电南京厂扩产至月产10万片。这种产业共同体建设,使“脱钩”沦为政治幻想。 赖清德当局拓展“国际空间”的努力接连受挫。世界卫生大会连续9年拒绝台湾参会,国际民航组织等机构也关闭观察员通道。更尴尬的是“邦交国”仅剩12个,且多为微型国家,这种国际孤立态势难以逆转。 大陆的“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使更多国家选择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明确表态反对“台独”,这种国际共识的形成,对“台独”势力是致命打击。 吴荣元的发言之所以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从国际法理到经济利益,从文化认同到军事实力,统一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赖清德当局若执迷不悟,终将被时代抛弃。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民族复兴而解决。吴荣元等有识之士的勇敢发声,正在加速这一历史进程的到来。当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认清“台独”绝路本质,统一的水到渠成便指日可待。 吴荣元振聋发聩的发言,既是岛内统派力量崛起的宣言,也是历史对“台独”势力的最终审判。在民族复兴不可阻挡的大势下,任何分裂行径都不过是螳臂当车。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终将在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实现完全统一。这不仅是政治现实,更是历史必然。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