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不应该作为攻击杨振宁的理由! 邓稼先是研制两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钱

天马踏飞鸟过 2025-10-26 21:52:02

“两弹一星”不应该作为攻击杨振宁的理由! 邓稼先是研制两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钱学森是一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既然他们是之一,就意味着还有其他参与者。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庞大工程,邓钱两个人不可能单独做完全部工作。 两弹研制工程的参与者不低于30万人,其中包括科技工作者、部队指战员、工程师、工人、民兵等,还有全国的26个部委、900余家单位参与。人造卫星的研制,中国科学院有17000多人参与,还有其他众多单位和人员参与 。 如果把两弹一星的功劳只归结于邓钱这两个人,不是客观事实,也不公平。因为这样做就抹杀了多数人的心血和功劳。 再者,两弹一星是中央调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冲破重重压力和威胁,耗时多年才成功。非一己之功。 邓钱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起了领导、协调、规划、指导的作用,他们的重大功绩应被国人永远铭记。同时,国家也未曾亏待他们,不仅授予他们诸多荣誉、奖励,也为他们和家属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福利,远高于普通公民。 两弹一星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非凡价值重大,但是我们眼里不能只有两弹一星,换句话说,两弹一星不是一个大国的全部!其他领域也需要发展,不能落后于世界和时代,而这需要不同级别、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共同奋斗。 有人以钱学森冲破困难回国的爱国之举,对比杨振宁未及时回国,攻击他不爱国,贬低他的爱国情怀,这太荒唐。 钱学森回国之路堪称“用五年抗争换一张船票”,美国为了强留他而层层设卡,从关押到抹黑,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1、遭受“特殊待遇”。因为他掌握了航天和导弹的核心技术,1950年申请回国时,被美国移民局直接扣留,随后遭软禁长达5年。期间他被禁止接触科研资料,住所被24小时监视,连信件都要经过严格审查…… 2、艰难送出“求救信”。1955年,钱学森趁妻子寄信给比利时亲戚的机会,偷偷在信中夹带一封用“香烟纸”写的求救信,辗转送达中国政府。这封“微型信件”成为中国跟美国谈判的证据。 3、以“战俘交换”为代价。当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俘获11名中国飞行员,中国则扣留了40多名美国间谍。最终经过多轮较量达成协议——以释放美国间谍为条件,换取钱学森等科学家回国。这代价可不小。 实事求是地说,钱学森的急切回国之心天地可鉴,但是如果不是中央出手,坚决斗争和重大让步,他是无法回国的! 杨振宁当时未及时回国,除了美国干扰和国内政治因素之外,跟他的科研领域有着更重大的关系。 就算杨振宁当时顺利回国,恐怕也难有多大建树。毕竟他所擅长的基础物理学对两弹一星没有什么用,再者以当时国内的落后条件,杨振宁根本无法进行他的科研工作。 对此,钱学森一语中的地说:“因为国家需要杨振宁留在国外,他在国外的作用,远比在国内大 。” 将杨振宁跟邓钱对比,这样的做法用心险恶——非此即彼的偏见和否定。 对比本身即意味着伤害,对比的用意是以邓钱为工具,达到贬低攻击杨振宁的目的。这逻辑错了: 不如邓钱的人多了。难道其他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都无价值无贡献?都是国家不需要的、多余的?从事其他科研领域就不算是贡献了?难道只有从事两弹一星才叫贡献? 杨振宁虽然1945年赴美留学,2003年回到北京定居,共在美国大约待了58年,还曾加入美籍,但是,他心系祖国,为祖国谋利争光,为国家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事。 杨振宁后来说加入美籍是痛苦的决定,其实他当时内心并不想加入美籍!但是迫不得已啊,为了能进美国高端科研机构、继续深耕理论物理领域,必须是美籍,不允许中国公民。 有人说杨振宁之所以回国,是为了养老享福,这说法可笑!以他的名望和实力,留美可以养老,回国可以养老,走到其他国家也可以养老。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养老绝对不是难题。回国没有其他的原因:家国情怀和落叶归根! 杨振宁回国后,虽然年过八旬,但是仍然为国家科研奔忙,任教不要工资,捐款捐物毫不吝啬,这哪像是“回国养老”、“回国享福”呢? 还有人说杨振宁娶小54岁的年轻女人是“为老不尊”,这是嫉妒!他和翁帆是真心合法的婚恋,不影响他人。相濡以沫21年,比那些年龄相近却水火不容的夫妻好太多。说白了,攻击他是出于嫉妒而非“义愤”,要是他也有本事赢得年轻美女的芳心,还会说自己为老不尊吗? 杨振宁的遗体盖国旗,这是国家对他的认可!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共安徽省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科技部、香港特首李家超等都送花圈以示敬重悼念。有几人能得如此高的待遇? 网友的留言说得中肯:“只有在一定高度才看得懂杨老”、“乱喷杨老的皆为鼠辈,敬佩杨老的都是鸿儒”。对杨振宁的评价应基于事实,不怀偏见。每个为国家和科学付出的人都值得尊重!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天马踏飞鸟过

天马踏飞鸟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