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平民百姓影响最大,用户最多的12个软件(按上线时间排序)! 1、腾讯QQ(

天马踏飞鸟过 2025-10-25 23:52:36

对平民百姓影响最大,用户最多的12个软件(按上线时间排序)! 1、腾讯QQ(1999年2月) 月活跃用户6.6亿,定位于年轻人,目前00后占比超50%,是“Z世代”核心社交工具,还整合游戏、娱乐等服务,满足多元需求。 QQ于2008年出现于手机,这让手机用户中的多数人有了使用它的机会。之前只能在电脑上用,但那时有电脑者极少,很多人只能偶尔去网吧登录,很不方便。从手机QQ开始,出现聊QQ热潮,可能好多人都还记得跟陌生人聊通宵的往事,这是70后、80后、90后青少年时最喜欢的,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注:Z世代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也称为“网络世代”、“数媒土著”。 2、淘宝(2003年5月) 用户数约8亿,作为头部电商平台,它几乎能买任何商品,改变“逛街买东西”的传统模式,乃网购首选。 虽然1999年就有济南百货大楼电子商贸网这类早期网购平台,但淘宝靠“个人对个人”买卖模式,再配套担保交易(先把钱打给平台,收货后再转给卖家,解决“收不到货”顾虑),于是网购由“小众尝试”变成“全民习惯”。后来者都借鉴了其模式。 3、支付宝(2003年10月) 用户约8亿,是网络支付的标杆!它覆盖线上线下全支付场景,还提供理财、信贷、缴费等服务,重塑金融方式。 注:2004年,支付宝从淘宝网分离出来。 4、微博(2009年8月) 月活跃用户5亿,日热搜达2亿次。实时信息传播,是我们追踪热点事件、获取资讯、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窗口,是明星、媒体与公众互动主阵地,如重大事件的进展、热门综艺的发酵,大多先在微博形成热潮。 5、美团(2010年3月) 2024年美团用户超7.7亿,是全能平台,点外卖、订酒店、约旅游、到店点餐都能用,方便。现在住、行、玩、买都能搞定,“啥都能送到家”。 6、爱奇艺(2010年4月) 用户数达4亿多,头部长视频平台,拥有海量影视、综艺、动漫资源,是娱乐和文化消费主选之一。像现象级剧集、热门综艺等,都曾通过爱奇艺掀起全民追剧、追综艺的热潮。 7、微信(2011年1月21日) 月活跃用户超12亿,日均使用时长超90分钟。它是集通讯、支付、小程序、视频号的“全民应用”,覆盖最广,是必备的社交、支付、获取生活服务的主要工具。 从最初的文字聊天、语音通话,到后来的微信支付发红包、小程序办事(如查社保、缴水电费)、视频号看直播,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像过年发微信红包代替传统压岁钱,聚餐用微信扫码付款,甚至找工作(群聊)、学知识都能通过小程序实现,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人与服务的连接方式。 8、快手(2011年3月) 月活跃用户5.9亿,在三线和以下城市的用户数量占其国内总用户数量的比例超过了65%。快手以“老铁经济”和真实生活记录为特色,在三线和以下城市用户中的影响力最深厚。很多人通过快手分享日常,比如农村生活、手工技艺、家庭趣事,既收获了关注,也让不同地区的人能看到更真实、多元的生活,催生“快手电商”,通过直播卖家乡特产。 9、腾讯视频(2011年4月) 作为主流视频平台之一,有海量的影视、综艺、动漫等内容,还独家引进不少海外热门剧集,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满足在休闲时光观看视频的需求。与爱奇艺共同撑起长视频的需求。 10、高德地图(2011年5月) 用户数6亿左右,是专业导航工具,支持驾车、步行、公共交通等多场景路线规划,解决我们的日常出行路线难题,还可查找周边生活服务。无论是开车去陌生城市怕迷路,还是坐公交想知道实时到站时间,甚至出门找附近的超市、药店,都能精准满足需求,几乎成了现代人出门的“必备导航仪”,彻底告别过去“查纸质地图”、“问路”的落后方式。 11、拼多多(2015年9月) 用户约8亿,主打“便宜买+拼单热闹”,用算法帮你找想要的东西,品类齐。“百亿补贴”让你捡便宜,男女老少都爱用。它在小城小镇普及度高,靠“拼团”模式满足大家便宜购物,还帮偏远地区把特产卖到全国,让购物选择更多。 12、抖音(2016年9月) 月活跃用户约8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两小时,直播电商的交易总额超过35%。抖音最擅长短视频,是短视频领域的龙头,算法推荐精准,融合休闲娱乐、信息获取、电商购物,成为我们高频使用的平台。 无论刷搞笑视频,还是学做饭、学穿搭的技巧,甚至通过直播买衣服、买零食,抖音都能满足,尤其是“短视频+电商”的模式,让“边看边买”成为新习惯,也带火了很多小众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 以上这12大软件,确确实实把中国普通公民带入网络社会,深度嵌入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极大重塑社会,改变人们的习惯、风俗、思想、认知、素质,空前开拓视野,起了开创性、革命性、划时代的作用。当然,其他软件也或多或少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0 阅读:0
天马踏飞鸟过

天马踏飞鸟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