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中国有个很奇怪很不合理的现象,就是爱国者如高志凯教授、台湾新统派如馆长,就必须伟光正、高大全,不能做生意,不能直播带货!相反,那些负能量爆棚的人直播带货却好像名正言顺! 这种风气必须扭转!应该让这些正能量满满的人挣钱越多越好!他们爱国,但不是一个人战斗!也需要养团队来辅助他!那么,让他们经费越多越充足,就能做更多爱国、促统的事情!更有利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繁荣富强! 咱们先掰扯个简单的道理——爱国从来不是喝西北风就能坚持的事。高志凯教授在国际场合为中国发声,背后需要团队整理资料、对接资源;台湾的馆长跑遍岛内政坛宣讲统一,车马费、场地费、设备维护哪样不花钱?总不能让这些为民族大义奔走的人,一边扛着责任一边愁下个月的团队工资,这算哪门子支持?反观有些账号,天天靠吐槽社会、制造焦虑博眼球,直播间里却能顺理成章卖货圈钱,这种“负能量赚钱合理,正能量谋生有罪”的逻辑,本身就拧巴得很。 再看看现实里的例子,去年有位退伍军人做短视频,专门讲边境战士的故事,想通过带货补贴公益项目,结果刚上架几款农产品,就有人跳出来说“你不是爱国吗?怎么还想着赚钱”。可大家忘了,他为了拍一条边防哨所的视频,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里蹲守了三天,设备冻坏了两台,这些成本难道要让他自己掏腰包?还有些台湾统派人士,在当地做统促活动经常被刁难,线下活动搞不了,想通过直播带货维持生计,又被人说“借爱国敛财”。这种双重标准,本质上是把“爱国”变成了道德枷锁,仿佛只要沾了“钱”字,所有的正能量都变了味。 更关键的是,让正能量群体合理盈利,其实是在为爱国事业搭梯子。就像馆长如果能通过直播把台湾的优质水果卖到大陆,既帮台湾农民增加了收入,又能让两岸民众通过商品多一份联结,这不比空喊口号更实在?高志凯教授要是能有充足的经费,或许能组织更多国际论坛,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的理性声音。这些钱不是进了个人腰包,而是变成了推动统一步伐、传播正向价值观的“弹药”,何乐而不为? 说到底,我们反对的从来不是“赚钱”,而是借爱国之名行骗钱之实。那些挂着“爱国”旗号卖假货、搞传销的,当然该被狠狠打击;但对于真正在做实事的正能量人士,他们靠合法合规的方式带货谋生,不仅不该被指责,反而该被支持。毕竟,只有让为国家、为民族做事的人能体面生活,能有更多资源做事,爱国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壮大,民族复兴的道路才会走得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