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宣布,坚决不接受俄罗斯要求乌军完全撤出顿巴斯地区作为停战的条件,他强调乌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不可动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20日,泽连斯基在记者会上的表态,让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再次陷入僵局,他明确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停火条件,即乌克兰军队完全撤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个表态看似强硬,实际上是被现实逼到了墙角后的唯一选择。 顿巴斯这片土地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数据会说话,这个只占全国面积5%的地方,在2013年创造了全国16%的GDP,铁路网络更是占到了全国的四成以上。 亚速钢厂、卢甘斯克机车厂这些大型工业设施都集中在这里,煤炭和钢铁产量曾经撑起了乌克兰工业的半壁江山,就算打了这么多年仗,俄罗斯控制区域每年还能开采1800万吨煤炭。 要是把这块地方整个让出去,乌克兰的工业基础基本就废了,以后谈什么经济重建都是空话。 更棘手的是法律和民意这两道关卡,乌克兰宪法第17条明文规定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第73条更是把领土变更的权力交给了全民公投。 今年6月的民意调查结果摆在那里,83%的人反对撤军,84%的人不同意把顿巴斯交给俄罗斯,就算有将近一半的人想要和平,但底线是领土不能丢。 泽连斯基要是敢签撤军协议,先不说违不违宪,老百姓第一个就不会答应,政治人物可以在很多问题上转弯,唯独在领土问题上转身就是政治自杀。 战场上的投入让撤退变得更加不可能,从2014年冲突爆发开始,乌军在顿巴斯修建防御工事已经快十年了。 巴赫穆特那场仗,乌军伤亡就有好几万人,整个顿巴斯地区双方在137个据点反复争夺,每一寸土地都是用命换来的。 现在让乌军撤出去,等于把这些年建立的防线拱手送人,俄军坦克可以直接沿着已经熟悉的地形往西推进,到时候重建防线的代价只会更高。 那些在战壕里坚守的士兵怎么想?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怎么看?撤军不是结束战争,是对之前所有牺牲的否定。 俄罗斯那边的态度也没给谈判留什么空间,普京和外交部反复强调,撤军是停火的唯一前提,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已经通过公投并入了俄罗斯宪法。 泽连斯基那句反问说得很明白:“我们也可以把俄罗斯的州写进宪法,可他们会撤军吗?”这话戳破了所谓公投的本质。 要是乌克兰承认撤军,就等于默认了俄罗斯的吞并,以后再想要回这片土地,难度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就是前车之鉴,当时因为俄方坚持顿巴斯独立没谈成,后来证明妥协根本换不来和平。 西方援助的问题也在考验泽连斯基的判断,美国去年给了65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又追加了30亿,乌军现在六成以上的装备都靠美国供应。 特朗普虽然扣着15亿美元想施压,但欧洲立刻跟上,欧盟承诺年底前再给50亿欧元,德国送了十套防空系统,法国帮忙训练飞行员,欧洲这些国家公开表态很明确,不能让侵略者占便宜。 泽连斯基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松口,不光国内民意炸锅,外部援助也可能断流,到时候两头不讨好,领土丢了,援助也没了。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各方都觉得自己有理,都在等对方先撑不住,俄罗斯认为它的军事目标必须达成,乌克兰坚持主权领土不容谈判。 泽连斯基的拒绝,是把乌克兰的筹码再次压在了赌桌上,从纯理性的角度看,继续打下去乌克兰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冬天能源设施被炸,老百姓挨冻受冷。 可从国家生存的角度看,妥协意味着失去未来的所有可能性,工业没了,防线丢了,国际地位也就完了。 这个选择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继续扛着是痛苦,但至少还保留着希望,退让看似能止损,实际上是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泽连斯基站在镜头前说出那番话时,身后是几千万乌克兰人的期待,也是无数阵亡士兵的遗愿。 他选择不退,不是因为好战,是因为退无可退,这场冲突什么时候能结束,可能不取决于谁更强硬,而取决于双方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台阶,只是现在看来,这个台阶还远着。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红星新闻——泽连斯基:不接受俄方要求乌军撤出顿巴斯的停战条件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