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钱大钧追求欧阳藻丽,遭到她父亲反对。想不开的钱大钧走在街上,突然掏出手枪,对准太阳穴就要开枪,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砰的一声,钱大均的子弹已经出膛了。 子弹没击中要害,却击穿了肺叶,鲜血瞬间浸透了他的军装。卫兵这才回过神来,疯了似的扑上去将他架往医院,抢救了整整一夜才从鬼门关拉回来。 彼时的钱大钧并非无名之辈,他出身江苏,父母早逝后靠兄长抚养长大,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结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已是蒋介石倚重的八大金刚之一,1927年正担任广州警备司令,手握兵权。 这样一位在军政两界崭露头角的人物,会为情动了轻生的念头,与其性格里的偏执分不开。 反对这门婚事的,是欧阳藻丽的父亲欧阳耀如。这位上海富商不仅经营着船厂、棉布厂,还是同盟会元老,曾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出资出力,在商界和政界都有分量。 他看不上钱大钧,核心是嫌军人职业太动荡——时局像走马灯似的换主政者,女儿嫁过去随时要面临分离甚至危险。何况他膝下只有六个女儿,把欧阳藻丽当成宝贝疙瘩,压根不愿让她踏入充满不确定性的军婚。 钱大钧不是没努力过,他先托与欧阳家相熟的同僚说和,被拒后甚至请蒋介石亲自出面说情,可欧阳耀如性子强硬,愣是不给面子,还把女儿锁在家里派人看管,断了两人的联系。 自杀未遂的消息传到欧阳藻丽耳朵里,她彻底慌了。 这个在教会学校读过书、说话带点洋腔的姑娘,此前只是被钱大钧的儒雅和才干吸引——他能在黄埔课堂上用日语流利讲解孙子兵法,也能在操场上精准示范炮兵实操,是公认的儒将。可钱大钧的极端行为,让她看清了这份感情在对方心里的分量。 她偷偷托三妹欧阳生丽给外界传话,直言若父亲再反对,自己就跟着钱大钧走,绝不回头。欧阳生丽彼时刚满十七岁,既同情姐姐,又对钱大钧颇有好感,干脆买通看管的人,夜里悄悄把欧阳藻丽放了出去。 两人连夜私奔成婚,木已成舟。 欧阳耀如气得拍了桌子,却终究舍不得女儿受委屈,只能默认了这门婚事。婚后的日子还算和美,欧阳藻丽沉静持家,把家里的账目、孩子的功课打理得井井有条,钱大钧在外征战归来,总能吃到热乎饭菜。 谁也没料到,1928年欧阳藻丽突然病倒,低烧不退,咳得直不起腰,送到仁济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痨病,在当时这几乎是绝症,医生直接劝钱大钧准备后事。 躺在病床上的欧阳藻丽最放心不下的是年幼的儿女。她怕自己走后,钱大钧再娶的女人对孩子不好,思来想去,想到了妹妹欧阳生丽。她拉着钱大钧的手,气若游丝地说让生丽嫁你吧,她对孩子亲,肯定不会亏待他们。 这话让钱大钧愣住了,一旁的欧阳生丽红了脸,却没拒绝——她早就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姐夫心生崇拜,这份心思藏了许久。欧阳耀如得知后气得骂胡闹,可看着女儿奄奄一息的模样,终究还是点了头。 婚事办得简单,只请了几个亲朋好友。可就在婚后不久,欧阳藻丽的病情突然奇迹般好转,调理几个月后竟能下床走路了。出院回家看到已经有了夫妻之实的丈夫和妹妹,她心里不是滋味,可话是自己说的,婚是自己撮合的,怨不得别人。 好在姐妹俩从小感情深厚,从没为这事红过脸,欧阳生丽性子活泛,钱大钧出去应酬时总由她陪着,两人分工明确,倒也相安无事。钱大钧也有办法平衡关系,发了薪水一分两半,买了布料裁成一样的花色,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这段姐妹共侍一夫的关系,在当时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编了顺口溜讽刺一夫两妻同枕共床,姐妹成双效鸳鸯。可身处其中的三个人,却在乱世里找到了奇怪的平衡。 这种平衡延续了二十多年,直到1949年局势突变。钱大钧要去台湾,问两位夫人的意思,欧阳藻丽不愿离开故土,选择留下,欧阳生丽则收拾行李,跟着他去了台北。 后来的钱大钧,官场沉浮不断。他因贪财两次被免职,甚至被人嘲讽为挂钩大钱,但也在抗战中主持过宣传飞行,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 晚年他淡出军政,在台湾的文化体育界任职,身边只有欧阳生丽陪伴。1982年钱大钧病逝,享年90岁,至死也没能再见到留在大陆的欧阳藻丽。 回头看这段往事,钱大钧的轻生是执念,欧阳藻丽的撮合是母性,欧阳生丽的接纳是时代局限。他们的选择谈不上对错,只是新旧交替的乱世里,一群人被命运推着走的无奈。那样的故事,只能属于那个特殊的年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27年,钱大钧追求欧阳藻丽,遭到她父亲反对。想不开的钱大钧走在街上,突然掏出
名城探寻
2025-10-21 09:59: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