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湘江新区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内机器轰鸣,麓谷集团子公司麓谷市政、麓谷建科联合举办的再生产品现场观摩推介会在此举行。新区开发建设局、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与国企代表穿行于生产线间,亲眼见证建筑垃圾经分拣、破碎、加工后,化身透水砖、路基材料等绿色建材的全过程。这场观摩会,正是麓谷集团打通“处置—研发—产品”全链条、新区践行循环经济的生动缩影 。 从“散治”到“闭环” 体系创新破解城市痛点 曾几何时,建筑装修垃圾“小、散、乱”的处置难题,既是环境隐患也是城市管理痛点。2023年底,湘江新区创新推出“1+1+N”处置体系:以麓谷市政(国企托底保障)+云中科技(民企技术支撑)为主导,N个临时分拣点为补充,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闭环管理网络 。 作为体系核心的处置中心,2024年10月底以“两个半月建成投产”的麓谷速度落地,年处置能力达40万吨,且实现100%资源化利用。截至2025年8月,该中心已联合三处运营分拣点累计处理建筑垃圾约40万吨,创造营收超2000万元。走进处置中心,螺旋滚轴筛每小时“吞入”100立方米物料完成初级分流,3D弹跳筛、风选机等设备层层筛选,将金属、木材、轻重物质精准分离,整套流程如同城市的“消化系统”高效运转 。 数字化技术更为体系装上“智慧大脑”。麓谷市政自主研发的监管平台,为每批垃圾赋予“电子身份证”,将全区26家清运企业、679个小区装载点、5处处置基地全部纳入管理。通过7大网格划分与智能路线规划,运输效率提升40%,物业还可通过手机App“点外卖”式预约清运,实现全链条“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 从“骨料”到“精品” 技术赋能价值重生 处置中心产出的再生骨料,无需二次运输便通过短驳直达隔壁麓谷建科车间,实现“出料即进料”的无缝对接。经过与中南大学联合研发的“百次配比试验”,12组最优配方终于敲定,让再生骨料成功变身两大系列十多种建材产品 。 “这款空心率28%的多孔砖,强度能稳定在MU10以上,完全符合房建标准。”麓谷建科副总经理邹红波拿起产品介绍,通过调整胶凝材料与添加粉煤灰等“调味”,再生砖不仅质量过硬,价格还比市场价更具优势。如今,这些产品已走出车间:岳麓大道铺设的再生透水砖,透水性能是普通砖的3倍,单项目便消纳2万吨建筑废料;分拣出的塑料、纤维等有机物经高温裂解,还能转化为工业气化油,得油率超50% 。2025年初,该项目已完成中试并启动试生产,正加速对接市场需求。 从“试点”到“样板” 政策驱动绿色发展 这一循环经济实践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支撑。《湖南省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3-2025)》明确要求政府投资工程需使用不低于30%的再生建材,新区更出台全省首个《建筑垃圾管理办法》,通过立法先行筑牢规范基础。截至2025年4月,新区建筑垃圾年处置量已超120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创造循环经济价值3.6亿元,按上海补贴标准测算,每年可为政府节约8亿元处置成本 。 如今,湘江新区正申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计划三年内将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8%。麓谷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精细、专业、高效、创新”理念深化实践,而其成熟的治理经验已开始向全市推广,为更多城市贡献绿色发展方案 。
老婆看到我节后连续大亏,发出最后的通缉令,把剩下的140来万全部退出来,不要炒股
【47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