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肯尼迪遇刺,他的头盖骨被当场掀飞,妻子杰奎琳迅速爬向车后方将肯尼迪的头盖骨捡了回来,那颗飞向肯尼迪头部的子弹,射杀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3年11月22日中午,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阳光格外刺眼,43岁的肯尼迪坐在敞篷林肯轿车里,身穿深色西装,旁边是一袭粉色套装的妻子杰奎琳。 车队缓缓驶过迪利广场,街道两旁挤满了热情的民众,没人想到,这场看似寻常的巡游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之一。 12点30分,当车队经过德州教科书仓库大楼时,第一声枪响打破了欢呼声,肯尼迪本能地抬手摸向脖子,身体开始前倾,坐在前排的州长康纳利也中弹倒下,车厢里瞬间弥漫着火药味和血腥味。 几秒钟后,第三声枪响彻底改变了一切,那颗从六楼窗口射出的子弹精准地击中了肯尼迪的右后脑,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的头盖骨当场炸裂,骨头碎片混着脑组织飞溅到车厢和街道上。 就在这生死瞬间,杰奎琳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举动,她没有尖叫,没有瘫软,而是迅速转身爬向车尾的行李箱,监控画面显示,她伸出手,捡起了那块飞出去的头盖骨碎片,紧紧抱在怀里。 特勤局特工克林特·希尔从后面的车跳了过来,用力把她推回座位,对着司机怒吼着加速,车子疯了一样冲向帕克兰医院,一路上杰奎琳一直扶着丈夫的头,试图止住那些根本止不住的血。 医院急诊室里,医生们做了气管切开和心肺复苏,可那个头部的致命伤口摆在眼前,谁都知道这只是形式,下午1点整,医生宣布肯尼迪死亡。 这个哈佛毕业生,二战英雄,用三年时间从最年轻的总统变成了最年轻的遇刺总统,他的生命定格在46岁,他推动的登月计划还没实现,他提出的民权法案还在国会争论,他对越南战争的撤军计划还没公布。 开枪的人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24岁的教科书仓库员工,这个前海军陆战队员在苏联住过两年,回国后生活潦倒,案发前几周刚去过墨西哥。 警方在六楼找到了那支卡尔卡诺步枪和三枚弹壳,从逮捕到定罪只用了12个小时。 可问题在于,还没等审讯深入,11月24日上午,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就在警察局地下室当着记者和70多名警察的面,一枪打死了奥斯瓦尔德。 沃伦委员会花了一年时间调查,拿出8880页的报告,结论是奥斯瓦尔德独自作案,没有同伙,可美国人不相信。 一个人怎么在两秒内连开三枪还能保证命中?那些证人说听到的第四声枪响是哪来的?鲁比为什么能轻易进入戒备森严的警察局?为什么案发后十年内,20多个关键证人要么离奇死亡要么失踪? 这些疑问像是被刻意埋葬的种子,在民间生根发芽。 肯尼迪的死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他主张从越南撤军得罪了军工集团,推动民权法案触怒了南方种族主义者,古巴入侵失败后和CIA闹翻,强迫钢铁公司降价又惹恼了财阀。 太多人有动机想让他消失,副总统约翰逊当天下午就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继承了这个烂摊子。 他确实推动了民权法案通过,也让登月计划在1969年实现,可那股年轻的朝气和理想主义,随着那三声枪响永远留在了达拉斯。 杰奎琳后来说,她捡头盖骨那一下根本没想太多,就是觉得不能让丈夫缺了一块,她穿着沾满血迹的粉色套装陪着遗体回华盛顿,坚持不换衣服,说要让所有人看看他们对肯尼迪做了什么。 国葬那天,她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走在送葬队伍里,点燃了墓前的永恒火焰,五年后她改嫁希腊船王,搬去欧洲躲避那些永远不会消散的伤痛。 六十多年过去了,档案还在一批批解密,真相却越来越像海市蜃楼,每个美国人都在想,如果肯尼迪活着,冷战会不会早点结束,越战会不会少死几万人,种族问题会不会好解决一些。 可历史不给假设的机会,那颗子弹射穿的不只是一个总统的头颅,还有整个时代对未来的想象。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百度百科——约翰·肯尼迪遇刺案
美国的天彻底塌了当地时间10月18日,全美50个州相继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
【37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