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机器人在这一领域确实已经走的非常远了,可以说是各种类型都有了。 近日,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取得重要科研成果,成功研发出一款“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该成果在微型机器人驱动机制与实际应用适配性上实现关键突破,为微型智能设备领域发展提供新方向。 从核心参数来看,这款软体机器人展现出极强的微型化与低能耗优势。其身长仅约2厘米,体重约2克,能耗低至56毫瓦,搭载一枚20毫安的小型板载电池即可实现连续1小时的稳定工作,在微型设备续航与能效平衡上达到较高水平。 驱动机制是该机器人的核心创新点。研发团队受昆虫肌肉伸缩原理启发,创新提出电磁弹性体驱动机制。该驱动系统由嵌入软磁铁的线圈、硬磁铁及硅胶外壳构成,通过精准调控弹性力与静磁吸力的平衡,模拟昆虫肌肉收缩运动。在实际运行中,仅需不到4伏的低电压驱动,就能爆发出210牛/千克的高力量密度与60%的形变幅度,既解决了微型机器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又降低了能量消耗与使用门槛。 性能方面,该机器人具备多环境适应能力与高可靠性。其运动模式丰富,可实现爬行、跳跃、游泳等多种动作,能灵活应对不同场景需求;同时拥有出色的抗损毁能力,从108米高空坠落仍可正常工作,且能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完全自主运动,摆脱对外部操控的依赖,为后续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在应用前景上,该机器人展现出广阔的实用价值。在灾害搜救领域,未来可由无人机投送至地震等灾害现场的废墟区域,凭借其微型化优势穿梭于狭小空间,辅助寻找被困人员,提升搜救效率与范围;在环境监测领域,可用于水下环境探测、污染区域监测等任务,替代传统设备进入复杂或危险环境,降低监测成本与人员风险。 此次西湖大学昆虫尺度软体机器人的研发成功,不仅推动了微型软体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也为灾害救援、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了全新技术方案,有望在未来成为多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工具。西湖大学姜汉卿实验室 柔性机器人 机器人概念 机器人技术展 大学机器人 昆虫
现在我们机器人在这一领域确实已经走的非常远了,可以说是各种类型都有了。 近日,西
星星闪闪
2025-10-17 18:27: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