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始嘲讽:普京应该在一周内打赢这场冲突,结果他打了近4年! 特朗普又拿俄乌冲突开炮了。据乌克兰RBC新闻报道,他在白宫与记者交谈时毫不掩饰对普京的失望,直言这场冲突已是“灾难”,每天都有大量生命消逝,更带着嘲讽追问:普京本该一周内结束战斗,怎么眼看就要打到第四年? 这番话可不是随口说说,此前特朗普就曾在社交媒体上给俄罗斯贴上“纸老虎”的标签,宣称真正的大国几天就能收尾,哪用拖上三年多。 这话当即惹来俄方强硬反击,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回怼,说俄罗斯是“真正的熊”而非纸老虎。普京后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更不留情面,反讽若俄罗斯是难对付的“纸老虎”,那它正抗衡的整个北约“恐怕连纸老虎都算不上”。 你来我往的交锋背后,藏着这场冲突远超预期的现实。谁能想到,2022年冲突刚爆发时,外界几乎一边倒地看好俄军速战速决。拜登政府觉得泽连斯基凶多吉少,劝他赶紧离开基辅避难。德国更是笃定乌克兰撑不了多久,最初只象征性送了些头盔,活像在“打发叫花子”。 连普京自己都信心满满,据说早做好了在基辅阅兵、扶植亚努科维奇重新执政的准备,那架势仿佛胜利唾手可得。可现实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俄军兴冲冲扑到基辅城下,却硬生生被绊住了脚步。 乌军没按常理出牌,靠着“不对称”战术四处袭扰,把俄军的后勤线搅得鸡犬不宁,最终硬是守住了首都。这场基辅保卫战成了冲突的转折点,此后战局彻底陷入胶着,乌东地区成了血肉磨坊,双方在巴赫穆特、哈尔科夫等城镇反复拉锯,一打就是近四年,至今看不到尽头。 特朗普嘲讽普京“打不赢”,可他真懂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吗?表面看是俄乌两国的对抗,实则早已成了俄罗斯与整个北约的角力。北约给乌克兰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情报支持、武器援助和军事训练,从最初的轻武器到后来的重型装备,甚至盘算着提供“战斧”导弹这类远程武器。 俄方多次警告,美方若提供此类武器,势必要派军事人员直接参与,会让局势实质性升级,可西方的援助从未真正停下。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场冲突早已不是“一周就能结束”的闪电战,而是拼资源、拼耐力的消耗战。 再说俄军自身,最初的轻敌确实埋下了隐患。他们高估了自身的快速突击能力,也低估了乌军的抵抗意志和西方干预的深度。后勤补给跟不上、信息情报有疏漏,种种问题在基辅城下集中爆发,错失了速战速决的最佳时机。 等俄军调整策略转向乌东,乌军已经在西方支持下完成了整训,双方的差距被不断缩小,自然陷入了拉锯。普京曾说俄军“正在前进、取得进展,并获得自信”,可这份自信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和巨大的国力消耗。 那些当初唱衰乌克兰的人,也低估了泽连斯基政府的韧性。从最初被劝离首都,到后来凝聚全国力量抵抗,泽连斯基用行动打破了外界的偏见。乌克兰民众的家国情怀被彻底激发,再加上西方的持续输血,让他们有了与俄军长期抗衡的资本。 这场冲突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成了关乎国家存亡的全民战争,这样的战争里,“速胜”本就是奢望。特朗普的嘲讽或许带着政治作秀的成分,但也戳中了一个事实:这场冲突的走向早已脱离了最初的剧本。 曾经的“速胜论”被现实击碎,如今的“持久战”让各方都疲惫不堪。俄罗斯要面对西方的全面制裁和长期消耗,乌克兰要承受国土沦为战场的伤痛,西方则在援助与自身利益间反复纠结。 普京说让西方“冷静下来,处理好你们自己的问题”,可冲突一旦点燃,哪有那么容易熄灭。特朗普觉得一周能赢,不过是把复杂的地缘博弈想得太简单。战争从不是简单的“谁强谁赢”,民心向背、后勤保障、外部干预,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改变战局走向。 近四年的战火,烧掉的是无数家庭的幸福,消耗的是各方的国力。特朗普的嘲讽终究只是嘴上功夫,真正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这场“灾难”早日结束?毕竟,再多的口舌之争,也换不回逝去的生命,更抚平不了战争留下的创伤。
美参与打击俄腹地!普京将亮杀手锏,中方趁势夹击,特朗普犯大错。特朗普彻底不装了,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