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内菜鸟驿站的一则“温馨提示”把大家气笑了——取快递忘扫码出库,本人罚30元,代取罚100元,举报还能领20元奖励。这操作让学生们集体懵圈:“我花钱买的快递,放你这儿寄存,取完没扫码就要交钱?这哪是驿站,简直是‘快递路霸’!” 事情起因是驿站发现快递总丢件,便想出“罚款”这招。但问题在于,驿站既不是执法机关,也没被平台授权罚款。邮政管理局明确表态:“驿站只有保管和通知取件的义务,罚款属于越权行为!”更讽刺的是,驿站自己贴的“温馨提示”里,连法律依据都没写,光靠一句“防止掉件”就想收钱,这合理吗? 学生们的不满集中在两点:一是“权力越界”。驿站本质是商业服务点,和超市、便利店一样,只能按约定提供服务,没资格对消费者罚款。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没扫码,超市能罚你钱吗?显然不能。二是“管理懒政”。丢件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升级解决,比如用更精准的出库系统、加强监控,或者培训工作人员提醒取件人扫码。非要靠罚款“震慑”,本质是把管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好在事件曝光后,各方反应迅速。菜鸟总部第一时间派专员核查,明确表示“平台从未授权罚款”,直接暂停涉事驿站的线上揽收功能7天,还要求全国4.2万家校园驿站推送统一提示:“违规将冻结取件码,绝无罚款!”校方也迅速介入,后勤部门直接撤下通知,联合菜鸟、邮政开发了“锦江快递码”系统——取件时必须扫码确认身份,系统自动比对出库状态,没扫码会语音提醒,从源头堵住漏洞。更狠的是,四川省邮政管理局上线了“随手拍”小程序,鼓励用户举报违规收费,核实后举报人能领50元话费券,这招直接把监督权交给了消费者。 不过,这件事也暴露了快递末端服务的“通病”:压力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驿站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上千件快递,出库环节全靠人工提醒,确实容易出错。但解决问题不能靠“以罚代管”,否则今天能罚未出库,明天是不是能罚“取件太慢”?消费者的权益,不该成为管理漏洞的“替罪羊”。 说到底,驿站和消费者是服务关系,不是对立面。用技术优化流程、用制度明确责任,比“罚款”更能赢得信任。就像有学生说的:“我们不怕麻烦,就怕被当‘麻烦’。”现在驿站整改了,但其他地方会不会还有类似操作?你遇到过驿站的“奇葩规定”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可能帮更多人避坑! (案例来源:经视直播)
警察问小伙:“你眼睁睁的看着有人掉河里了,为什么不救啊?”小伙说:“我本来是想
【250评论】【20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