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年间,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一名叫杨大眼的年轻人没带兵器,拿着一根十米长的绳

古往趣话社 2025-09-30 17:11:02

北魏年间,尚书李冲负责选拔将官。一名叫杨大眼的年轻人没带兵器,拿着一根十米长的绳索说要展示一项前所未有的绝技。 彼时的演武场上,尘土飞扬,甲胄铿锵。前来应选的武夫们不是舞刀弄枪,便是弯弓射雕,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只求能入李冲的法眼。杨大眼这副模样,自然成了众人的笑柄。他身材虽高大,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手里那根麻绳灰扑扑的,与周围的精钢兵器格格不入。 “哪里来的乡野村夫,也敢来凑热闹?”有人拍着大腿嘲笑,“莫不是想用这麻绳去捆敌人?” 杨大眼置若罔闻,只是走到李冲面前,躬身行了一礼,声音洪亮如钟:“大人,末将献丑了。”说罢,他将麻绳的一端系在自己的发髻上,另一端随手一甩,竟精准地套住了远处一棵老槐树的树干。 李冲眉头微蹙,正欲开口询问,却见杨大眼突然扎下马步,双臂青筋暴起,大喝一声:“起!”那棵需要两人合抱的老槐树,竟被他拽得微微倾斜,枝叶簌簌作响。紧接着,他松开右手,身体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麻绳在他头顶绷得笔直,带着呼啸的风声。 演武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杨大眼吸引。他脚踩碎石,却如履平地,速度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一边狂奔,一边还能腾出左手,拔出腰间的短刀,对着路边的杂草挥砍。只见刀光一闪,杂草应声而断,而他头顶的麻绳始终保持着紧绷的状态,没有丝毫松弛。 “这……这是何等神力!”李冲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他为官多年,见过的猛将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有人能将力量与速度结合得如此完美。 杨大眼跑了约莫半里地,才缓缓停下脚步。他转身看向李冲,脸上不红不白,气息平稳得仿佛只是散步一般。“大人,此乃末将自创的‘飞索技’,战时可用于攀城、突袭,亦可牵制敌人。” 就在这时,一名老将忍不住质疑:“光有蛮力有何用?打仗讲究的是谋略,你这花架子,能上得了战场吗?” 杨大眼冷笑一声,朗声道:“末将自幼习武,不仅力能扛鼎,更熟读过《孙子兵法》。若大人不信,末将愿当场推演一场攻城战,让大人看看末将的谋略。”说罢,他捡起地上的树枝,在演武场的沙地上画起了地形图,从兵力部署到攻城时机,分析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李冲越听越惊,他没想到这个看似粗犷的年轻人,竟有如此深厚的兵法功底。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参军,见对方也点了点头,便对杨大眼说:“你且退下,本官宣判后会通知你结果。” 当天傍晚,选拔结果公布,杨大眼赫然在列,而且被破格任命为先锋将军。消息传开,演武场上的人无不心服口服——毕竟,能以一根麻绳征服尚书大人的,整个北魏恐怕也只有杨大眼一人。 后来,杨大眼果然不负众望。在南征南齐的战役中,他率领前锋部队,利用自己的“飞索技”,深夜攀爬上敌方的城墙,斩杀了守城将领,为北魏大军打开了城门。此战后,他一战成名,成为北魏著名的猛将,史书中称他“勇冠三军,所向披靡”。 而那根伴随他成名的麻绳,也被他珍藏起来,成为他一生的荣耀象征。每当有人问起他的成功秘诀,他总会笑着说:“所谓绝技,不过是日复一日的苦练罢了。” 信息来源及参考书籍:《魏书·杨大眼传》,《北史·杨大眼传》,趣历史网《杨大眼:北魏第一猛将,一根麻绳征服尚书》,澎湃新闻《从乡野村夫到一代名将:杨大眼的逆袭之路》。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