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调研 2025年,AI服务器市场高速增长,而在这场科技盛宴背后,一个关键的“幕后英雄”正浮出水面——AI服务器PCB(印刷电路板)。作为连接GPU、CPU等核心组件的“神经中枢”,PCB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算力系统的性能上限。近期,我们与业内专家深度对话,为您揭示了中国AI服务器PCB市场的最新格局和竞争细节。 AI服务器:高多层板与HDI的“双重考验” 在AI服务器中,PCB的价值量和技术壁垒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专家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两种核心技术:高多层板和HDI(高密度互连板)。 高多层板:主要用于背板等数据传输量大但对信号完整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区域。它的技术壁垒在于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良率控制。 HDI:用于GPU主板等对传输速率、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的核心位置。HDI的工艺流程多达140多道,技术难度极高,是高端AI服务器PCB的核心。 正是这两种板子的技术分层,构成了中国PCB供应链的“楚河汉界”。目前,AI服务器PCB市场已形成两大鲜明的阵营,供应商们各自锁定头部客户,建立起难以逾越的壁垒。 1. 英伟达阵营:胜宏的“独家领跑” 在英伟达的AI服务器PCB供应链中,胜宏无疑是国内厂商的“绝对王者”。专家表示,如果仅计算中国供应商的份额,其他所有厂商加起来也“不到胜宏的零头”。其领先优势主要源于: 技术代差:胜宏采取“成熟一代、商用一代、规划一代”的策略,其技术路线图与英伟达完美匹配。当其他厂商还在6阶HDI领域追赶时,胜宏最新的10阶30层产品已经进入研发阶段,用于下一代GB300系列,技术领先了整整一代半甚至两代。 深度绑定:胜宏在英伟达新产品(如H100)推出前,就已通过技术共研模式深度介入,提前锁定了产品选型地位。这使得在产品正式发布时,它甚至能做到短期内的“独供”,确保了早期的高毛利。 快速扩张:胜宏通过并购方式迅速获取了泰国的产线,解决了新建工厂在设备、良率和人员上的诸多问题,从而快速满足了英伟达的产能需求。 专家特别强调,英伟达的认证壁垒极为严苛。一个新产品从打样到进入小批量试产,整个认证周期长达9-12个月。这为胜宏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让后来者难以在短期内撼动其地位。 2. 华为阵营:深南的“战略核心” 在华为的AI服务器供应链中,格局则更为稳固。深南作为华为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占据了绝对大头。其优势在于: 路径依赖:深南与华为从2000年代就开始合作,在通信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并将其成功迁移到AI服务器领域。 联合共创:深南与华为共同研发,在高多层板技术上持续迭代,满足了华为昇腾系列AI服务器的需求。虽然华为的解决方案中也使用了部分HDI,但更多是利用高多层板来优化成本。 核心供应商:深南是华为最主要的PCB高多层板和HDI板供应商。此外,沪电和鹏鼎也均有供货,形成了深南、沪电、鹏鼎的供应商梯队。 3. “多面手”沪电与“新势力”鹏鼎 沪电:凭借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沪电是唯一同时在高多层板上进入英伟达、微软等北美客户和华为供应链的厂商。然而,其在HDI技术上对比胜宏仍有差距。专家透露,沪电的泰国工厂在产能爬坡上遇到了一些挑战,包括设备导入、良率爬坡以及人员管理等问题,导致其进展并不特别顺利。 鹏鼎:作为消费电子(如苹果)领域的PCB巨头,鹏鼎的产能和技术储备都非常雄厚。虽然目前在AI服务器的出货量不大,但其即将投产的泰国工厂和现有的技术储备,预示着它未来将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势力。 专家总结,AI服务器PCB领域已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HDI胜宏在国内市场遥遥领先,与英伟达深度绑定。沪电和深南作为第二梯队正在努力追赶,但仍存在技术代差。高多层板上深南、沪电、鹏鼎等厂商处于第一梯队,通过与顶级客户的深度绑定保持领先。
国内知道的人不多,但海外已经传开了,美国在AI领域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阿联酋
【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