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下场,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何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了。在俄乌冲突中,一向与

虎虎聊娱乐 2025-08-22 14:29:46

看看朝鲜的下场,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何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了。在俄乌冲突中,一向与美国不对付的朝鲜全力以赴,不仅送去火箭弹和炮弹,还派出了人力,几乎倾尽所有去帮俄罗斯。可到头来,美国一提议谈判,俄罗斯立刻就答应了。 在俄乌冲突的迷雾中,朝鲜倾力援助俄罗斯,却因美俄谈判风向突变而陷入被动。这是否暴露了大国博弈的残酷真相?中国为何选择克制,避免卷入? 俄乌冲突从2022年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牵扯了全球不少国家。中国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和平一边,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不想看到战火继续烧下去。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考量。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靠的是稳扎稳打,专注自家的事儿。早些时候,有些西方媒体猜来猜去,说中国可能会像别人那样直接掺和进去,但我们没那么干。贸易上跟俄罗斯合作是有的,2024年双边贸易额破了纪录,主要在能源和民用产品上,从没碰过军工敏感线。   这么做,一来避开西方制裁的坑,二来保持战略空间。比方说,在南海,我们通过对话维护权益,跟东盟国家谈得热火朝天,确保能源通道顺畅。同时,在非洲和中东,我们推动“一带一路”,扩大朋友圈。这些事儿,都是在家门口或周边搞定,远比跳进域外冲突靠谱。中国外交部反复强调,支持一切有利于停火的努力,这体现了大国担当。 朝鲜在冲突里的表现,确实让人感慨。从2023年开始,他们就大张旗鼓地支持俄罗斯,提供大量军援。据公开报告,朝鲜输出了至少500万发炮弹,还有导弹和火箭弹,这些东西直接用在战场上。不仅物资,还派兵。起初是10,000多名士兵,主要去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先干工程活儿,后来直接参战。   到2025年上半年,人数可能增加到30,000。2024年6月,朝俄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里面有相互防御条款。作为交换,俄罗斯给了朝鲜先进防空设备、导弹技术和电子战系统。朝鲜本想通过这笔买卖,提升自家军力,顺便赚点外汇,据估算,经济收益高达200亿美元。可现实骨感,士兵伤亡惨重,英国情报说超过6,000人,包括死伤。南韩方面也评估,截至2025年4月,死亡人数约600。这些损失,让朝鲜国内军备库存吃紧,面对韩国时底气不足。更麻烦的是,技术转移虽有,但很多设备需要俄罗斯零件,搞得依赖性更强。 转折来得突然。2025年上半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外交风向变了。7月,美国表示愿意缓解对俄部分制裁,推动谈判。特朗普会见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普京同意面对面谈,包括安全保障和领土问题。8月,美俄高层在阿拉斯加碰头,讨论停火路径。俄罗斯很快就应了,这让朝鲜措手不及。   本来平壤指望通过挺俄,换取美国在半岛问题上让步,现在倒好,美俄和解苗头一出,朝鲜可能成下一个制裁目标。俄罗斯的回报,没达到预期,条约虽签了,但实际援助有限。朝鲜赶紧调整,2025年2月,副外相Pak Myong-ho会见中国大使Wang Yajun,谈加强交流,还承诺开放旅游。果然,6月起,朝鲜重开旅游,主要针对中国和俄罗斯游客,推出冬季滑雪和海滩项目,像Wonsan-Kalma度假区,虽然首都还限制,但这算是个示好信号,试图拉近中朝关系。 从朝鲜这事儿看,中国选择不提供军事支持,真是明智。我们国家对俄乌冲突的立场,一贯是中立公正,不站队,不拱火。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说,中国不是冲突当事方,但愿做和平推手。比起孤注一掷,我们更注重长远。俄罗斯需要炮弹时,不得不拿出压箱底技术,但中国守住工业自主,新能源车大批出口到莫斯科街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俄出口增长,但军工合作停在灰色地带,避免风险。南海维权,我们通过拉锯,稳住印太布局,这比远赴欧洲划算多了。中国还抓住机会,在中东和非洲扩大影响,制造业优势更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79年中苏闹翻时,中国没急着动武,现在台海形势复杂,我们依然秉持“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和平统一,靠实力说话。所谓的“台湾领导人”再折腾,也改变不了大局。 朝鲜的教训摆在那儿,与其押宝别人冲突,不如深耕自家实力。中国正这么干,推动多边对话,支持俄乌早日坐下来谈,实现持久和平。这不光保住国家安全,还为世界添稳定。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与东盟经济联系,确保在变局中稳健前行。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虎虎聊娱乐

虎虎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