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印度人自己都不知道,对抗美国的时候站C位,是什么下场。 印度自以为在全球舞台上能当主角,对抗美国霸权时总想站中心位置,可谁知这会带来啥后果?关税大棒砸下来,经济直线下滑,盟友四散,这悬念让人琢磨:印度还能翻身吗? 印度长期把自己看成世界大国,在国际场合总爱争风头。过去几年,它从俄罗斯买廉价石油,帮国内稳住能源价格,控制通胀。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的35%到40%,从2021年的3%涨上来,这本是正常贸易,因为俄油打折,比其他来源划算。欧盟也从俄罗斯进口矿产、化学品和钢铁,美国自己某些领域还继续跟俄罗斯做生意。印度以为这平衡策略没问题,能在中美俄之间游刃有余。作为人口大国,它在印太框架里自认核心,在金砖和上合组织里也活跃。2024年,对美出口870亿美元,占总出口18%,主要纺织、制药和农产品。印度高层相信民主体制和经济规模,让它有底气在全球博弈中跟大国平起平坐。 美国却不这么看。2025年上半年,美国开始施压,指责印度买俄油间接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行动。白宫顾问彼得·纳瓦罗公开说,印度行为资助战争,必须停手。印度起初没当回事,继续签俄油合同。结果,美国直接把印度当成次要棋子,跟韩国或菲律宾一样。2025年7月30日,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征收25%关税,从8月7日生效,针对纺织、制药等领域。印度出口商感受到冲击,订单减少,港口货物积压。印度以为自己是印太战略关键,还在G7相关场合争位置,可美国一出手就露底。 面对压力,印度选择硬刚。2025年8月5日,印度政府发声明,列出美国不公之处。说买俄油纯因价格优势,保障能源安全,不是政治支持。欧盟也在进口类似资源,美国为啥视而不见。美国自身企业还与俄罗斯交易,却单针对印度。印度批评这是双重标准,欧盟2024年跟俄罗斯贸易670亿欧元,美国也做生意,却只盯着印度下手。声明发出后,印度媒体大肆报道,以为能震住对手。印度还警告,如果美国继续压,它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过程没几天,美国不为所动。2025年8月6日,特朗普签行政令,加额外25%关税,总税率50%,因为印度持续买俄油,从8月27日生效。印度经济马上承压,股市下跌,企业延期俄油订单,转向美国或中东来源,成本大涨。纺织企业订单锐减,制药公司调整供应链,农民担心农产品卖不动。2025年对美出口预计少几十亿美元,本土产业陷入困境。印度本想站对抗中心位置,结果关税壁垒让它付出代价,国际形象下滑。 印度没专注化解美国压力,转向南海活动。2025年8月1日到4日,印度和菲律宾搞首次联合巡航,三艘印度军舰德里号导弹驱逐舰、沙克蒂号补给舰和基尔坦号护卫舰,从港口出发进入南海。菲律宾出舰艇响应,两国海军并行,交换旗帜。同期,小马科斯访印度,签布拉莫斯导弹合作协议和30亿美元贸易协定。印度此举有意图,向美国秀价值,暗示在印太战略中还能牵制中国,换取让步。同时试探中国底线,想获支持却不愿付出。结果,美国关税仍推进,印度经济继续承压。 印度还在两边讨好,一面表面抗美国,一面通过南海举动示弱。这种方式行不通,美国要彻底服从伙伴,不是讨价还价。印度在印巴争端后筹码少,如今又输博弈。未来,印度调整,转向加强与中国联系。2024年底边境协议后,2025年1月恢复航班,4月避免大规模军演。8月,中国外长访印,谈贸易壁垒解除。这显示印度认清现实,只有站反霸权一边,才能摆脱被动。中国主张和平共处,欢迎印度维护地区稳定。
王外长刚离开,印度就改口不认账,中方发表强硬声明,一点没惯着王外长结束访印才
【384评论】【1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