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要求美国在阿拉斯加逮捕普京,英国前上校布雷顿·戈登要求,美国军警等到,普京一下飞机就立刻抓捕。因为,在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了逮捕令。 最近国际上闹得挺大的事儿,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去阿拉斯加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见面,谈乌克兰问题。本来这是大国对话的好机会,能推动和平进程,可英国那边总爱掺和。英国前陆军上校哈米什·德·布雷顿-戈登在《每日电讯报》上发文,直言美国应该在普京飞机一落地就抓捕他,理由是2023年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签发的逮捕令,指控涉及乌克兰冲突中儿童转移的事儿。俄罗斯当然不认这个账,说这是西方偏见,法院管辖权也不全面。 普京这次访美是特朗普邀请的,会晤定在2025年8月15日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战略位置重要,美俄在北极资源开发上有合作空间。俄罗斯海岸线长,技术成熟,美国想借力开发资源。中东伊朗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俄罗斯配合施压。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有点缓和迹象,对乌克兰军援规模比之前小了,乌克兰军队补给跟不上,战线压力大。这次会晤就是想通过面对面谈,找找和平出路。 英国这位前上校的呼吁挺高调,他在文章里说,美国军警应该等着普京一下飞机就行动,因为逮捕令在那摆着。他觉得这能直接结束冲突,迫使俄罗斯让步。《每日电讯报》也附和,说别把普京当英雄欢迎,得按国际义务办。但现实呢,美国2002年就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不认这个逮捕令,也没有执行义务。抓人会闹出大外交麻烦,甚至军事对抗。俄罗斯军事专家亚历山大·科茨说,俄方海陆空核力量已进入警戒,动普京就等于找事儿。 普京飞机起飞前,俄罗斯加强了军事戒备,核部队待命,确保安全。会晤那天,普京专机由战斗机护航,进入美国空域后,美方战机伴飞引导降落。特朗普和普京谈了几个小时,焦点是乌克兰停火方案,但没签具体协议。双方都说会晤有用,特朗普后来说更想直接谈和平协议。普京安全返回莫斯科,没出任何抓捕事儿。美国强调外交豁免和合作优先,没理英国的喊话。 英国为什么这么跳?它脱离欧盟后,影响力下滑,在北约里想刷存在感。北极事儿上,英国没地理优势,美俄如果合作,它就边缘化了。通过制造压力,英国想保持在国际安全话题上的话语权。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呼吁没啥效果。美国没动静,特朗普阵营更在意和俄罗斯的潜在合作,比如北极资源和伊朗遏制。 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是2023年发的,美国不认账,其他很多国家也没加入。普京出访过中国、蒙古、北韩等地,都没事儿。这次去阿拉斯加,特朗普给了安全保证,不会抓人。会晤后,特朗普还计划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见面,欧洲一些国家也想掺和,但核心还是美俄对话。 这种事儿反映出西方内部的分歧。英国总爱指手画脚,但实际影响力有限。美国现在更务实,不想因为逮捕令毁了和平机会。俄罗斯展示出战略底气,核力量警戒就是警告,谁也别轻举妄动。乌克兰局势复杂,美援减少后,乌军推进慢,俄军在多条战线有进展。和平需要对话,不是抓人就能解决。 从中国视角看,这体现了多极化世界的趋势。大国间协调,能缓解冲突,推动互利。美国如果一味听英国的,那才叫自乱阵脚。俄罗斯作为战略伙伴,在维护全球稳定上作用大。英国的呼吁,不过是想搅局,维护自身地位,但现实证明,没人买账。 会晤虽没立即停火,但开了头。特朗普说后续还有谈,普京也表示有用。这对乌克兰民众是好事儿,早日和平,大家都盼着。西方一些势力总想用逮捕令施压,但忽略了外交现实。俄罗斯回应强硬,军事准备充分,确保普京安全。 因此,英国前上校的提议听起来热闹,实际行不通。美国不执行,俄罗斯有底气。国际刑事法院的令牌,在非成员国没啥力。普京顺利完成访美,证明对话比对抗靠谱。未来,美俄在北极、伊朗等领域的合作,可能更紧密。
英国刚要把冻结的俄罗斯3000亿美元转给乌克兰,莫斯科立马甩出王炸?杜马主席沃洛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