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8月18日报道,上海,小男孩想买玩具,坐在地上哭闹,妈妈正打算妥协,谁知两个路过的小姐姐直接坐在孩子身边,也跟着大哭起来!小孩一下子愣住了!网友:走小孩的路,让小孩无路可走! (信息来源:大参考——上海 萌娃想买玩具坐地上大哭,宝妈和宝爸站在远处不惯着他,社牛路人打配合,坐地上陪着一起哭,给娃哭懵了,站起来去找爸爸妈妈) 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家长束手无策?上海街头两名女孩的“神操作”,让一个熊孩子瞬间傻眼,彻底停止了哭闹。她们没有说教,没有妥协,用一种“以魔法打败魔法”的方式,揭示了驯服“小霸王”的终极秘诀。 上海一个寻常的午后,一名小男孩因为想买玩具,向妈妈发起了“撒娇攻势”。眼看妈妈的态度没有丝毫软化,不肯向孩子屈服,男孩将策略升级。他索性瘫坐在地上,用响亮的哭声作为武器,表现出十足的任性与纠缠,向妈妈持续施加压力。 就在此时,两个路过的年轻女孩看到了这一幕。她们没有选择劝说或者绕行,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她们径直走到男孩身边,模仿着他的姿态也坐了下来,然后放声大哭,情绪表演的投入程度甚至比男孩本人还要高。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原本掌握着主动权的男孩瞬间愣住了。他的哭闹戛然而止,脸上满是困惑与惊愕。他从未预料到自己的“独门绝技”会遇到如此强劲的“竞争者”,一时间,连哭都哭得不那么自信了。 他硬撑着又挤出几声抽泣,但很快这种坚持就瓦解了,他眼神里透露出六神无主的迷茫,肢体动作也显得僵硬而不自然。最终男孩主动放弃了对抗,从地上迅速爬起来,快步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寻求庇护。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说教,却巧妙地终止了一场公共场合的哭闹。 这种“以魔法打败魔法”的应对方式,其实是一种镜像式的干预。它的核心在于,通过模仿并放大孩子的哭闹行为,瞬间剥夺了这种策略的独特性和要挟力。 孩子的哭闹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引发大人的关注、焦虑或妥协,可一旦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哭闹就从一种“威胁”变成了一场荒诞的“比赛”。 有家长分享过类似的经验,当孩子嘴一瘪,刚要开始哭闹时,就抢先一步开始干嚎。通常只需要两三声,就能迅速瓦解孩子的哭闹企图。 这种策略可以让孩子从经验中清晰地认识到,哭闹这种行为是无效的。当一个工具不再能达成目的,孩子就会主动放弃它,转而寻求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久而久之,这会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健康的行为模式。 这件发生在上海街头的趣闻,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新奇的育儿思路。它更深刻地揭示出,在处理棘手问题时,跳出常规的思维框架,用一种更具灵活性的方式去回应,有时反而能更直接、更有效地触及问题的核心,最终实现真正的沟通与引导。
[太阳]8月18日报道,上海,小男孩想买玩具,坐在地上哭闹,妈妈正打算妥协,谁知
纸短情长啊
2025-08-20 14:33:54
0
阅读: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