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总理第三次来到大寨视察,也是最后一次。吃饭时总理吃的很少,警卫员询问

原上花绽放 2025-07-22 20:46:56

1973年,总理第三次来到大寨视察,也是最后一次。吃饭时总理吃的很少,警卫员询问是否身体不适,总理坚定的说自己很好。警卫员继续追问,总理才害羞的说:我牙齿有点松动,希望饭能做软和点。接着又风趣的说:我今天搞特殊了。 1973年8月,山西昔阳县,大寨的虎头山下。 “永贵,等等我……” 喊话的人是周恩来,声音不高,甚至有点喘,但足够让在场所有人都停下脚步。随行的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夫妇、邓颖超、还有一大群中外记者,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75岁的老人。他腿脚明显不听使唤了,正扶着身边的人,一步一步艰难地挪上那片他再熟悉不过的黄土地。 在场的大寨人,心里都“咯噔”一下。这位总理,真的老了。 这是他第三次来大寨。村口的欢迎锣鼓依旧震天响,山坡上的枣树也挂满了红果子,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一样。可乡亲们看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担忧和心疼。 大家还记得,1965年他头一回来,上这虎头山,那叫一个利索,几步就跨上去了。可现在呢?一个石头台阶,都得大寨的带头人陈永贵亲自伸手去搀一把,才能迈过去。 他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身体这台机器,零件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了。可他还是坚持走完了全程,一边走,一边指着那些层层叠叠的梯田、新修的水渠,用带着自豪的口气给外宾介绍:“你看,这些沟,这些坡,都是我们这里的农民靠两只手、一把镢头,硬生生刨出来的,了不起啊!” 这趟来,总理的身体状况,其实从饭桌上就能看出来。 中午吃饭,还是大寨的老规矩,小米饭、窝窝头,几样农家菜。可大家发现,总理几乎没怎么动筷子,就喝了几口汤。跟了他多年的警卫员张树迎觉得不对劲,悄悄凑过去问:“总理,您是不是哪儿不舒服?要不要请医生来看看?” 周恩来摆摆手,很干脆地回了句:“没有,我身体很好。”那语气,不容置疑。 可越是这样,张树迎心里越没底。他知道总理的脾气,向来是报喜不报忧,越说没事,可能事儿越大。他又追问了一句:“您就吃这么点,下午还有活动,身体哪儿受得了?” 也许是警卫员的关切让他没法再“嘴硬”,总理沉默了一下,脸上竟闪过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他压低声音,有点害羞地对张树迎说:“是这么回事,我的牙齿……有点松动了,嚼东西费劲。能不能跟厨房说一下,把饭给我做得软和一点?” 说完,他自己反倒先笑了,又补了一句风趣的话:“看来,我今天是要在大寨搞一次‘特殊化’喽。” 在场的人听了,心里五味杂陈。一位日理万机的大国总理,连牙齿松动这种最基本的生理问题,都羞于启齿,生怕给基层添麻烦。这件“小事”,比任何宏大的报告都更能说明,他这个人,一辈子都在“克己”,唯独忘了关照自己。 他跟大寨,跟陈永贵的缘分,得从1965年说起。 那年5月,他第一次来,是陪同阿尔巴尼亚的代表团。他来之前,凌晨四点还在办公室看一份关于中东局势的加急电报。天一亮,就直接上了去太原的飞机,下了飞机,又换乘吉普车,在土路上颠了三个多钟头才到大寨。 吃的什么?窝窝头,小米稀粥,高粱面饼。陪同的外宾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那饭,真“硬”。 参观路线,特意选了最难走的“狼窝掌”。那地方坡度三四十度,全是松软的黄土,一脚踩下去,半只鞋就陷进去了。 他就站在这片陡坡上,扶着一块石头,回头说:“如果一个山村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那么一个国家也一定能。” 这句话,给了陈永贵,也给了所有大寨人无穷的底气。 1967年4月,他又来了第二次。这次陪着陈毅元帅,还有越南总理范文同。 虎头山已经变了样,梯田一层层盘了上去,山顶上修了蓄水池,在阳光下亮闪闪的。他看得很满意,不住地点头,临走时,拉着陈永贵的手说了一句:“永贵啊,地是整好了,要是再把这山坡都种上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保水固土,那才叫完美。” 一句看似不经意的嘱咐,成了大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开始。 两年后,总理惦记的那些山坡,已经绿树成荫。 这第三次,他最关心的,已经是“接班人跟不跟得上”了。 所以,在跟陈永贵并排走着的时候,他悄声嘱咐:“永贵,青年人要抓紧培养,不能让这股子干劲,只停留在咱们这一代人身上。”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1973年傍晚,视察结束,到了离别的时候。 陈永贵一直把总理送到村口。周恩来紧紧握着陈永贵那双粗糙的大手,久久没有松开。 “我老了,”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在对老朋友告别,“以后,怕是再没有希望来啦。” 1976年1月8日,噩耗从北京传来。大寨全村,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里的所有活计。乡亲们默默地扛着一面黑纱做的旗帜,插在了虎头山的最高顶。 第二年,大寨修通了最后一条引水渠。总理当年惦记的那些山坡,也都种满了苹果树和枣树。 后来很多年,每到果子熟了的季节,村里人还是会提上一壶小米粥,带上几块窝窝头,摆在山顶的观景台上。他们说,那是给总理留的位子。

0 阅读:59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

原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