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需市场,或者卖给欧洲亚洲的盟国不行吗? 先接着说“扩大内需”这事儿,确实是自欺欺人。美国一年能产1.2亿吨左右的大豆,90%都要榨成豆油和豆粕,可美国人的肚子和油壶就那么大。 咱算笔账,美国人均一年吃25公斤油,全国总共也就3亿多人,就算把所有豆油都塞给他们吃,也消化不了多少。 更别说豆粕了,主要是喂猪喂鸡的饲料,美国国内的养殖业早就饱和了,猪场鸡场就那么些,多出来的豆粕总不能当成饲料喂人吧? 2025年收获季刚开头,美国中西部的仓库就堆了700万吨大豆,有的甚至烂在田里,光这损失就超40亿美元,要是真三年不卖给中国,仓库早堆爆了,豆价得跌到底,豆农连种子化肥钱都赚不回来。 再说说转卖给盟国的念头,这更是想当然,先看欧洲,欧盟加英国2024年的大豆进口量才占全球8%,还不到中国的七分之一,本身市场早就满了。 2023/24年度欧盟从美国进口也就近180万吨,就算拼尽全力多买,撑死了也就增加几十万吨,跟中国动辄几千万吨的采购量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再看亚洲盟国,日本每年也就买300万吨大豆,就算硬逼着加40%,也才多要120万吨;韩国、菲律宾这些国家需求更小,加起来都接不住美国大豆的零头。 这些盟国不是不想帮,是真没那么大的胃口,他们的养殖业和榨油厂规模就摆在那儿,根本消化不了美国的过剩产能。 为啥会这样?核心还是中国市场太特殊了,中国每年要进口1亿吨左右的大豆,占了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买家”。 咱老百姓日子好了,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豆是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国内养殖业超60%的蛋白都靠豆粕撑着;另外,咱们吃的食用油里,一半以上都是豆油,这需求是刚性的,不是说减就能减的。 美国大豆出口里,中国常年占大头,2024年中国买的美豆就占了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42%,相当于美国每出口五吨大豆,就有两吨是卖到中国的,这份额哪个国家能替? 更关键的是,美国豆农根本没退路,有人说改种玉米、小麦不行吗?还真不行。 美国农业早就是工业化模式,农场里的设备全是为大豆量身定做的,25万美元一台的大豆收割机、30万美元的播种机,换种别的作物直接就报废了。就算想改造设备,一次就得花好几万美元,对很多家庭农场来说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而且转产还得重建销售渠道,至少要三五年才能稳定,这期间豆农早就破产了,更别说大豆主产州是美国的重要票仓,18个主产州里16个都是关键选票区,要是豆农大面积破产,政客们选举都得受影响,这可是关乎选票的大事,谁敢真赌? 可能有人会说,巴西、阿根廷不也卖大豆吗?中国能从他们那儿买,美国为啥不能找别人卖? 这就搞错了供需关系,巴西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2024年占了中国进口的71%,但巴西的产能也是有限的,2024/25年度产量也就1.69亿吨,自身还要压榨和消费,能出口的量就那么多。 阿根廷更不用说,24/25年度产量才5090万吨,就算全出口也填不上中国的缺口,更别说美国的过剩产能了。全球大豆市场就这么大,除了中国,根本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吃下美国那么多大豆。 还有人没注意到,美国大豆出口靠的是一套成熟的物流系统,从农田到密西西比河再到新奥尔良港口,内河水运和铁路网能低成本运货,这是它的竞争力。 但这套系统是为大买家建的,要是没了中国这个核心客户,这套昂贵的物流系统反而成了负担,运得再快没人买也没用。 而且中国现在进口来源越来越多,从2018年的3个增加到2025年的12个,巴西、阿根廷、俄罗斯都能供货,美国要是真放弃中国市场,再想抢回来可就难了。 2025年前八个月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为零,农产品出口逆差就突破了49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伊利诺伊州有个农场主说,家族五代务农,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却从没见过中国一单不下的情况;堪萨斯州的农场主更无奈,银行催着还贷款,仓库里的豆子卖不掉,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这可不是编出来的,是美国豆农的真实处境。 说到底,美国大豆非卖给中国不可,是全球分工和供需错配下的必然结果,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刚性需求,美国有大量的过剩产能,本来是天作之合。 要是打破这个平衡,美国豆农就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盟国接不住,国内消化不了,转产又没出路。 那些说能随便换买家的,根本没搞懂这里面的门道。美国大豆不是“非要”卖给中国,是除了中国,根本没人能接得住,这就是最实在的现实。
美国大豆为什么非要卖给中国?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三年不卖给中国大豆,扩大国内内
漫聊小知识
2025-10-18 21:45:31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