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2岁的台湾老兵王德耀,回到了落别38年的老家。谁知,面前的妻子,不

历史不陌生 2025-11-17 14:05:51

1987年,72岁的台湾老兵王德耀,回到了落别38年的老家。谁知,面前的妻子,不但满头白发,背也驼了,王德耀脸上露出了微妙的变化,他轻声说:“这不可能!” 1984年的冬夜,王德耀站在老家的土屋门口,冻得指尖都有些麻。 他抬起手,在门板上轻轻敲了一下,那声音小得像心虚,又像怕惊到屋里的人。 门缝亮起微光,一位背微驼、头发雪白的老妇人慢慢走出来,手里还攥着一把旧钥匙。 灯光落在两人脸上时,空气像突然停住了。 “……德耀?”刘谷香的声音轻得像风吹草叶。 王德耀 喉咙一紧,眼睛立刻发红:“谷香,我回来了。” 这三个字,他憋了整整三十六年。 两个人就这样站在门口,谁也不敢往前一步。 王德耀的鞋底沾着家乡的黄土,刘谷香穿着洗得发白的布鞋,手指微微发抖。 三十六年没见,一开口,却又像昨天才分别一样。 那一晚,没有拥抱,没有哭喊,他们坐在炕沿上,手握着手,手心都是汗。 王德耀说自己有点饿,刘谷香像年轻时一样,从灶台下翻出几个红薯,点火、烧水、煮稀饭。 稀饭清得能照出影子,可王德耀吃得很认真,刘谷香就坐在旁边,看他一勺一勺喝下去。 他低着头,她盯着他,两个人静得能听到灶火“噼啪”声。 王德耀24岁那年走得急,部队突然调去台湾,婚后才29天,他连一句“等我回来”都没说出口。 刘谷香送他到村口,脚沾了一脚湿泥,他回头看她一眼,那一眼成了她往后几十年的念想。 分开的那些年,她一直守着那间土房。 他写信却寄不出去,她写信却不知能不能被看到。 信里没抱怨,只问一句:“你过得好不好?” 他在台湾偷偷把信藏在床底下,说写一封信,心就能安稳一点。 三十多年下来,他们写满了两个大木箱。 等到能通信的那几年,两边的信多得吓人,一封接一封,好像要把错过的所有日子都补回来。 可看到信的时候,他们都没敢问一句:“你有没有等别人?” 因为不用问,字里行间都是答案。 两人重逢那天,村口的狗叫个不停,夜风冷得人直发抖。 刘谷香盯着门外的黑影,直到王德耀出现在光里,她整个人像突然失了魂,手里的钥匙掉在地上都没注意。 她问:“真的是你?” 他说:“我回来了。” 后来村里的人来串门,问他们怎么坚持了那么多年。 刘谷香只是笑,“没有坚持,就是心里一直有个人。” 王德耀不愿多说,只握着她的手往怀里带:“亏你没改嫁。” 这么多年,他最怕的就是回来时,她已在别人怀里。 她最怕的,是等了一辈子的人再也不回来。 他们没有大风大浪,只靠着信、靠着记忆、靠着那点不肯放下的牵挂,把三十六年的距离熬成了夕阳下的相守。 有人说,他们的故事是两岸隔绝的缩影。但对他们俩来说,不过是一男一女,一生只爱一个人,等到白头,也不后悔。 王德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做什么大事,就是想家,想她。” 刘谷香说:“人不怕苦,就怕心里没人。” 原来最打动人的爱情,不是惊天动地,而是漂泊半生后,推开门还能看到那盏等你回家的灯。

0 阅读:840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