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规划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突然宣布了:承认没有把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用好,因治理不善和内耗,项目停滞带来损失与机会流失。 这番话算是把窗户纸捅破了,其实很多关注中巴合作的人早有感觉——这条被寄予厚望的“命运之路”,这些年确实没跑出让人期待的速度。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从2013年启动时就自带光环,中国砸真金白银投入,从能源电站到交通枢纽,连瓜达尔港这样的战略支点都一手援建,本想帮巴基斯坦打通经济脉络,没想到却卡在了“自己人”手里。 伊克巴尔部长嘴里的“治理不善”,说穿了就是内部衔接的一团乱麻。就拿大家最熟悉的瓜达尔港来说,作为印度洋上的关键港口,本应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可实际吞吐量只有450万吨,连中国青岛港的零头都比不上,2024年的货运量还比前一年跌了18%。这背后不是硬件不行,而是巴方的政策反复无常,关税协议说变就变,之前谈好的输油管道项目拖了三年没动静,转头却和伊朗签了天然气管道协议,相当于拿着中国给的资源去别处搭伙。更让人头疼的是地方矛盾,2025年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因为税收争议,搞了68天静坐封锁了喀喇昆仑公路,直接导致中方货物滞留,损失数百万美元,这种内部内耗让项目推进寸步难行。 “内耗”带来的连锁反应更是触目惊心。中国在走廊框架下投资的独立电力生产商,至今还被拖欠着17.2亿美元的逾期款项,换算成巴基斯坦卢比高达5000亿。钱收不回来,后续的项目升级自然没法推进,而巴基斯坦自己也没占到便宜,电力行业的循环债务已经堆到3000亿卢比,只能靠借新债还旧债勉强维持。本来能源项目是为了解决巴国缺电的痛点,结果因为资金回笼不畅,部分电站的运营都受影响,普通民众没享到实惠,企业投资没看到回报,好好的共赢项目陷入两难。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停滞背后还有安全和外部势力的双重搅局。走廊70%的核心项目都在动荡的俾路支省,当地分离主义武装经常袭击设施,2025年5月的校车袭击事件造成23人死亡,安全风险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外部方面,印度一直憋着对冲走廊影响,跑去投资伊朗恰巴哈尔港,还支持周边反政府势力;美国也插一脚,和巴基斯坦签署俾路支省页岩油开发协议,明着要求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内有治理乱象,外有地缘博弈,中巴经济走廊硬生生被拖成了“慢车道”。 不过伊克巴尔的坦诚也不是坏事,至少说明巴方终于正视问题了。这位被称为“中巴经济走廊先生”的部长,之前还在北京提到要推进走廊2.0版本,搞“5Es”框架和“五大走廊”衔接,甚至计划借鉴中国脱贫经验,打造落后地区示范区域。 说到底,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问题,在于巴基斯坦没能把外部助力转化为内部发展动力。中国给的是“鱼竿”,但真正要钓到鱼,还得靠巴方自己理顺线、稳住阵脚。如果还是陷入治理内耗、政策摇摆的老路子,不仅会浪费宝贵的发展机遇,还可能消耗两国多年积累的信任。毕竟合作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只有双方都拿出诚意和行动力,才能让这条走廊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幸福走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危机 巴基斯坦问题 巴基斯坦国 巴基斯坦国防 巴基斯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