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中国吵得最厉害的国家是澳大利亚?说白了,就是害怕自己变成咱们嘴边的肥肉。俄罗斯盯着欧洲动刀,美国朝着中国下狠手,而中国要是想变得更强大,那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就是必争之地,而澳大利亚,正好就是最大的一块。 几年前,很多澳大利亚煤炭商还稳坐中国市场大头。可一转眼,装满澳煤的货轮就在中国港口外一等几个月,没人肯收,行业哗然。 其实就是中澳关系变了气氛,中国出手调整能源进口,印尼、俄罗斯立刻填补空档。澳大利亚的那些老客户,眼看着生意被分走,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资源一直是澳大利亚天天挂嘴边的底气,从铁矿到煤炭再到天然气,各国买家都抢着买。中国的钢铁厂每年要吞掉全球数以亿吨计的铁矿,其中大半来自澳大利亚。 这一买卖让澳大利亚矿业城镇尤其靠着中国的订单,这样的依赖既让人赚得盆满钵满,也埋下了隐忧。当地不少人越来越担心,太靠在一棵树上,风一吹经济就悬了。 事情的转折点就是澳大利亚跟着美国站队,经济账和政治算盘一块掺合在一起。近几年,澳方不光在科技和安全领域把中国企业挡在门外,还带头喊查疫情,直接把两国气氛推向紧张。 结果,中国开始在葡萄酒、牛肉和海鲜等生意上动刀,曾经火爆的澳货销量大跌,这都不是巧合。 澳大利亚发现,靠冷脸和强硬说辞换不来卖矿的好价钱,还不断失去中国这个超级买主。澳洲高官冲到北京商谈,想缓和气氛,实打实就是想留住那份大订单。 然而,这回中国的动作可比以前讲究多了,不只是跟澳大利亚关系变冷那么简单。中国开始到全球找矿源,从几内亚铁矿到巴西、南非都插了手,布局越来越分散,不再被澳大利亚一家牵着鼻子走。 明显能看到,澳大利亚资源出口的好日子没以前稳当了。如果只想着政治强硬,用嘴打仗,现实就是市场份额被别的国家分了去。 澳方的政策开始反复,时而高调对抗,时而私下拉关系,左手安全,右手经济,自己也有些乱了阵脚。 外界看得清楚,这种摇摆其实就是赌中国还舍不得放弃澳洲资源,但现实是中国的选择多了,谁不合作就换人买。 说到底,经济生意讲的是谁给的订单多,谁握着主动权。中国不断增加别的矿源,澳大利亚再端着姿态,只会在全球供应链里慢慢被边缘。 现在谁还敢说“铁矿不愁卖”?如果澳方不赶紧改一改做派,失去中国市场,优质资源也能变成没人买的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