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州州长2028年真当选了美国总统,对中国来说真不是好事,首先他当加州州长以来,加州GDP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个治州能力太强了,其次他年富力强,政治经验丰富,到时可是中国一大劲敌,现在他不是总统可以和中国友好合作,当了总统后就要考虑整个美国利益,为了迎合两党说不定到时又是一个反华派! 这个人就是加文・纽森。 加文・纽森掌舵加州这些年,最亮眼的莫过于把州经济盘得越来越大,最新数据显示加州GDP已经冲到4.1万亿美元,稳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可不是靠天吃饭来的。 硅谷的科技企业、好莱坞的文化产业、加州中部的农业出口,这些能挣钱的板块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说2023年他签的那个石油市场监管法案,专门打击价格欺诈,一下子就稳住了民生基本盘,也让企业更敢放心投入。 连应对危机时都能看出章法,2025年初洛杉矶山火烧得一塌糊涂,他一边跟特朗普隔空互怼掰扯责任,一边立马提出“马歇尔计划”搞重建,拉上企业、社区一起商量对策,这份临危不乱的劲儿确实不一般。 他的政治经验也早就攒够了资本,1967年出生的他,2028年也就61岁,正是政治生涯的黄金期,从九十年代帮人竞选筹款踏入政坛,到2003年成了旧金山百年来最年轻的市长,再到当了八年副州长、六年州长,美国地方政府那套玩法他摸得门儿清。 最关键的是他还扛过了罢免危机,2021年一百五十万人签名要赶他下台,最后居然以超过60%的支持率留任,这份拉选票、稳民心的能力,在总统大选中绝对是杀器。CBS民调里72%的民主党人盼着他参选,这人气可不是凭空来的。 有意思的是,这位能把加州经济带起来的州长,现在对中国确实挺客气,2023年秋天他还专门跑了趟中国,从香港到北京,跟中方签了不少人文交流、气候变化的合作文件,嘴里还念叨着“全球贸易不是零和博弈”。 特朗普2025年搞关税大棒时,他更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不光在社交平台开炮说“关税就是对美国家庭征税”,还直接让加州政府告到联邦法院,理由很实在,中国是加州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额就有1370亿美元,关税一收,硅谷的芯片企业、洛杉矶的港口工人都得遭殃。 但千万别被这表象迷惑了,他现在的友好全是站在加州的立场上,加州作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州和第二大出口州,对华贸易直接关系到几十万人的饭碗,他当然得护着自家地盘的利益。可总统的位置不一样,要考虑的是全美国的利益,还得平衡两党诉求,到时候加州的局部利益就得给国家战略让路。 看看美国政坛的大气候就明白了,这几年不管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把中国当成了主要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早就报道过,共和党强硬派一直催着政府跟中国“脱钩”,要在高科技领域筑墙。 就算是民主党内部,虽然有不少务实派想保经贸合作,但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共和党里66%的人都觉得中国发展是重大威胁。纽森要想当选总统,肯定得拉拢中间选民和党内温和派,更得应付国会里的鹰派势力。 参考下之前的先例就清楚,州长出身的总统上台后往往会调整对外政策,里根当年当加州州长时也没少跟联邦政府叫板,可入主白宫后立马把遏制苏联当成核心战略。纽森现在跟中国合作,本质是“州官”的务实选择,真等他成了“总统”,手里的筹码变成了全国的科技、军事和外交资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彻底变了。 他治州时就特别看重科技和产业链主导权,硅谷那些高科技企业跟他关系密切,而中美现在最较劲的恰恰是人工智能、芯片这些领域,真等他掌权,大概率会顺着美国现有政策加码,甚至可能搞出更狠的技术封锁。 毕竟对美国总统来说,“对华强硬”从来都是拉选票、稳党派的好用工具,就算他心里想继续合作,也得先把“美国利益优先”的姿态摆足。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斗争手腕,跟特朗普隔空互怼时,他能用社交媒体玩得风生水起,既拉到了年轻人支持,又没丢了中间派好感。这种懂得看风向、会变通的性格,要是用在对华政策上,可能比死硬鹰派更难对付,表面上或许会延续经贸合作的口子,暗地里却在科技、地缘等关键领域下绊子。 现在的纽森,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棋手,对着中国这块“加州棋盘”走得步步为营,可一旦棋盘换成全美国,他手里的棋子和要赢的棋局就都变了。那些现在看起来的“友好信号”,说不定到时候就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毕竟在美式政治里,位置决定立场,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一点从来没变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