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向俄罗斯“开重炮”的国家。 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 而是一个被打趴下80 多年的国家。 11月8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中将突然放话:德国已经准备好与莫斯科一战。 他还透露,北约准备部署80万兵力,直接把“预备役”升级成了“战备队”。 那个曾在二战中搞得欧洲天翻地覆、战后被按在地上反思了80多年的德国,如今高调宣称要“保卫欧洲”。 这到底是角色的转变,历史的讽刺,还是新的算盘? 这话从德国嘴里说出来,多少让人觉得魔幻。要知道,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盟军分区占领,军事发展被死死限制,“反思战争”更是刻进了国家发展的DNA里。几十年来,德国政客在国际场合提起二战就低头道歉,军队建设也始终贴着“防御性”标签,怎么一夜之间就敢公然叫板俄罗斯,摆出一副要正面硬刚的架势? 背后的门道,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德国这两年在欧洲的处境很微妙,随着欧盟内部格局变动,法国总想抢占主导权,东欧国家又在安全问题上紧抱美国大腿。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早就不甘心只做“提款机”,想在安全和政治上掌握更多话语权。而反俄、挺北约,恰好是最快能获得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认可的捷径。 喊出“准备与莫斯科一战”,说白了就是一场政治表演。80万北约兵力听着吓人,真要部署到位、形成战斗力,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德国自己的国防军现状堪忧,此前还有媒体曝光,德军部分部队装备完好率不足一半,士兵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这样的实力,真要上了战场能有多少底气?所谓“备战”,更多是喊给美国听的——证明自己是北约的“忠实小弟”,好换取更多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 更关键的是,德国的经济命脉和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此前因冲突减少了能源依赖,但两国在工业制造、贸易往来上的合作根基仍在。真要走到“一战”的地步,德国经济首先就得扛不住。明眼人都清楚,德国高层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利害,之所以放出这种激进言论,不过是想借着“反俄”的风口,刷足在欧洲的存在感,同时转移国内的经济压力和社会矛盾。 这种拿国家命运和地区和平当赌注的操作,实在让人捏一把汗。二战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德国当年就是因为野心膨胀,才给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灭顶之灾。如今好了伤疤忘了疼,跟着美国的节奏煽风点火,一旦局势失控,最先遭殃的还是欧洲各国人民。欧洲大陆已经承受不起再一次的战火,德国这种挑衅行为,不仅违背了战后确立的和平秩序,也遭到了国内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俄罗斯的反应也早已说明一切——对于这种口头上的挑衅,根本不屑于过多回应。毕竟,真正的实力从来不是靠嘴喊出来的。德国要是真敢突破底线,等待它的绝不会是所谓的“欧洲主导权”,而是自食恶果的结局。 把“预备役”升级成“战备队”,把“反思战争”抛在脑后,德国这波操作看似强硬,实则充满了投机和冒险。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一个忘记战争伤痛、盲目追随霸权的国家,终究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