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杜月笙的棺材搭乘轮船运往台北时,一张罕见的镜头,此时距离他去世已经一年了,杜月笙生前估计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死后会葬在异乡。 提起杜月笙这人儿啊,那在民国上海滩简直是响当当的存在,当时的他跟黄金荣、张啸林并称青帮三大亨,风头正盛得很呢。 这人可太复杂了,复杂到你没法简单用好坏来定义,一方面吧,他骨头还算硬,抗战那阵子顶住各种诱惑,死活不肯给汉奸,这点确实透着股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呢,他手上的脏事儿也真不少,迫害进步人士那是家常便饭,双手沾满了革命者的鲜血,这劣迹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 1949年上海要解放的时候,他为啥着急跑路呢?其实根本不是舍不得家业,核心还是怕被清算“四一二”那笔血债,毕竟当年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烈士,就是他一手策划害死的,这事儿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揣着满心不安逃到香港后,杜月笙日子过得本就憋屈,结果没安稳几天,就从报纸上瞅见了一则报道——他曾经最得力的两个心腹马祥生、叶焯山,在上海被公开审判后枪决了,这消息跟晴天霹雳似的,直接把他打懵了,当场就情绪崩溃了。 估计不少人都纳闷,他手下人死了,他至于这么难受吗?这里头的门道可深了去了。汪寿华不光是革命领头人,人家本身也是青帮里的人,按辈分算,杜月笙还得规规矩矩喊他一声“师叔”,而且俩人压根没私仇,平时甚至还有些往来 。 可杜月笙为了攀附蒋介石,硬生生摆了场鸿门宴,把汪寿华骗到公馆里,让手下打昏后塞进麻袋,活活埋在了枫林桥,这在江湖上纯属坏了最基本的规矩 。 马祥生和叶焯山就是当年动手的凶手,他俩被处决,等于是把杜月笙残害同门、背信弃义的黑历史彻底坐实了 。 要知道杜月笙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江湖名声”,靠着“会做人”撑起的人设,这下算是彻底崩了。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经这事儿,道上的人肯定都得戳他脊梁骨,再也没人会正眼瞧他,这种从“上海皇帝”到“过街老鼠”的心理落差,直接把他熬垮了,天天愁眉不展、抑郁成疾,没过多久就病逝在香港了,也算是罪有应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