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邀请林业劳模石玉殿到家中做客,石玉殿那天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苹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1-13 09:45:11

1950年,毛主席邀请林业劳模石玉殿到家中做客,石玉殿那天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苹果,没想到,就是这个苹果,改变了他的一生。[得意] 1950年秋,河南林县农民石玉殿走进中南海,这位太行山区的种树能手刚被评为全国劳模,受邀与毛主席共进晚餐,餐桌上摆着三道素菜和馒头,领袖的俭朴作风让他印象深刻。 饭后,毛主席递给他一个苹果,57岁的石玉殿第一次见到这种水果,尝过后小心收起果籽,得知林县没有苹果树,主席鼓励他回乡推广种植,这个简单的交流,开启了太行山区果树种植的序幕。 中央林垦部寄来五百棵苹果树苗,石玉殿选取最肥沃的土地,亲手翻土栽种,深夜他常打着手电查看树苗,像照顾婴儿般细心。 后来毛主席寄来烟台梨枝条,他凭借多年嫁接经验反复试验,终于让外地果木在太行山扎根。 几年后的秋天,果园结出第一个苹果,石玉殿摘下果实,请儿子帮忙写诗,连同这个红苹果寄往北京,诗中写道:“苹果树儿亲手栽,以期早日结果来……双手摘下第一个,敬上主席尝鲜来。” 此后十余年间,石玉殿七次受到毛主席接见,他带领乡亲在荒坡种松柏,沟谷栽果树,使林县的荒山逐渐披上绿装。 这位原本识字不多的农民,因嫁接技术精湛被聘为林业部顾问,还当选中共八大代表。 1967年初病重时,石玉殿仍惦记着家乡的绿化,他嘱咐要在将军墓坡多种桐树,坚持要求火葬以节约耕地,临终时,他枕边放着用了多年的修枝剪,窗台上摆着收集的各类树种。 一位普通农民,因为一颗苹果的缘分,竟然为家乡带来了这么大的改变,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完心里暖暖的,那个年代的人真纯粹,一个苹果就能结出这么大的善果。" "这才是真正的劳模!现在好多评选都变味了,石老爷子这种实干家值得永远铭记。" "57岁第一次见苹果,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毛主席和劳模一起吃家常菜、聊种树,这种画面太有温度了,比现在某些形式主义强多了。" "细节最动人,临终还惦记着种树,这把修枝剪承载了一辈子的信念。" "我们县以前也是荒山,就是学了林县经验种果树才脱贫的,感谢这些前辈打下的基础。"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为种树付出整个生命,但这恰恰是那个年代最闪光的精神。" "玉石苹果的寓意真好,以石为证,苹果在中华大地扎根结果。" "1956年那个苹果,估计是史上最甜的一个了吧?承载了太多情感和希望。" "火葬不占耕地的遗言让人泪目,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生死都在为人民着想。" "希望现在的干部都能学学这种精神,少点空谈,多点实干。" "这个故事应该编入教材,比很多说教更有教育意义。" "嫁接技术在那个年代就是高科技啊,石老才是真正的‘土专家’。" "想到了我爷爷,也是这样的倔脾气,认准一件事就要做一辈子。" 如果回到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给你一座荒山,你愿意像石玉殿那样用一辈子去改变它吗?或者,在今天,你觉得什么样的“坚守”同样值得尊敬?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信源:河南日报《毛泽东与林业劳模》

0 阅读:19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