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遭水灾,一百四十多万人急需救援,转头就向中国求助,我们外交官的回应,网友看了都忍不住点赞! 看这菲律宾的灾情确实够让人揪心的,超强台风“海鸥”带着三米高的风暴潮猛扑过来,本来之前的地震就没恢复好,这下等于雪上加霜,整个国家简直像被洗劫了一遍。电视里那些画面真不是夸张,房子跟纸糊的似的说塌就塌,洪水漫到胸口,老百姓抱着木板、塑料桶这些漂浮物在水里找家人,断水断电不说,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截至11月11日,已造成232人遇难,112人失联,受灾人口超416万,其中140多万人急需救援。总统小马科斯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并迅速向中国求助。 面对灾情,中国外交部回应:“愿根据菲方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没有高调宣传,也没有情绪化表态,这份克制与务实赢得不少网友点赞。“灾难面前,百姓无辜,援助该有温度,但也得讲原则。”一位网友留言道。 事实上,中国对菲援助并非首次。2013年“海燕”台风后,中国24小时内就送出200万美元和1万吨大米,“和平方舟”医院船冒着风浪抵达灾区,在废墟上搭起医疗点,救治2200多人,4名婴儿在船上出生,感动无数人。此后多次灾害,中国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十年援助总额超2100万美元。 可令人遗憾的是,菲律宾一边接受援助,一边频繁在南海问题上挑衅。2025年,菲美军演超230次,部分中国援助的帐篷、化肥甚至出现在美军演习区或争议岛礁上。有网友直言:“拿人好处却背后捅刀,这谁还敢真心帮?” 更讽刺的是,这次灾情后,所谓“盟友”的援助却寥寥无几:美国送来几箱水,印度运来一车咖喱饭,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反倒是中国虽未大规模出动,但已协调侨团和企业先行输送物资,低调务实。 其实中国自身也面临挑战:今年多地洪涝、地震频发,救灾压力不小。正因如此,援助更需理性评估,不能变成“无限兜底”。我们愿意帮,但不能当冤大头。 真正的援助,不是作秀,而是救人于危难。但善意也应有底线——你可以求助,但不能一边伸手一边算计。希望菲律宾明白:靠军演换不来安全,靠真心才能换来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