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中美吉隆坡谈判,美国代表团比中方提前到,但走了偏门,中国代表团一行于

一起去看世界 2025-10-26 15:30:11

万万没想到 中美吉隆坡谈判,美国代表团比中方提前到,但走了偏门,中国代表团一行于上午十一点左右来到酒店正门,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穿越大堂进入电梯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方的“言行分裂”:嘴上说着“希望缓和关系”,转头就对造船业启动调查,酝酿技术出口限制。这种“边谈边压”的操作,早已不是新鲜套路。有网友直言:“这不是来谈合作的,是来‘谈条件’的,还带着威胁来的。” 美方的诉求也显得颇为矛盾:一边紧盯中国稀土不放,生怕供应链断链——毕竟美国的高科技、军工、新能源车都离不开中国的重稀土资源;一边又催促中国加大采购美国大豆,仿佛还活在十年前那个“中国是最大买家”的旧梦里。现实却是,中国早已拓展南美等多元渠道,美国农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早已被打破。 说白了,美方仍想延续“以压促让”的老逻辑,指望通过调查、制裁、技术封锁等手段,在谈判桌上换取更多利益。可时代变了,中国不再被动接招。 近年来,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持续布局:稀土出口管制全面收紧,涵盖原矿、中间品、加工设备乃至技术输出;对镓、石墨等战略资源也加强监管。这些举措,既是反制,也是构建自身安全底线的必要之举。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近期宣布对搭载特定技术的外籍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一招看似温和,实则精准——既符合国际规则,又能有效反制某些国家借第三方“洗产地”的行为。有网友笑称:“以前是‘你断我供’,现在是‘你来我查’,风水轮流转。” 真正的经贸合作,应建立在平等与互信之上。靠施压换不来让步,靠算计赢不了尊重。如果一方始终抱着“谈归谈,压照压”的心态,把谈判桌当成讨价还价的菜市场,最终只会消耗彼此耐心,错失修复关系的窗口。 一位长期关注国际经贸的网友说得好:“现在不是谁求谁的时代。你可以谈,我们欢迎;你要施压,我们也不怕。但别一边握手,一边掏刀。” 这场吉隆坡对话,或许不会立刻改变格局,但它再次证明:尊重,是谈出来的;底线,是守出来的。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大亏。

0 阅读:209
一起去看世界

一起去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