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囤货季又到了,今年我可算彻底“人间清醒”了!以前为了抢东西熬大夜,结果囤回来一堆“宝贝”,现在全堆在阳台角落积灰呢。 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满减规则看得人头晕,这才发现商家是把数学题玩成了“购物心理学”——预售时付个定金就能翻倍,看着像吹气球一样划算,等付尾款时才发现,那气球里塞的全是“砖头”,一点不实用。去年囤的洗衣液到现在还剩大半桶,今年又被“买二送一”的促销勾得挪不开眼,真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不过真要会过日子,还是能淘到实惠的。我邻居李姐就厉害,平时用比价软件一对比,三件冬装就比别人便宜不少,省下来的钱够买半个月的菜了。说到底,关键是搞清楚啥是“真需要”,啥是“瞎想要”。就像我家那台当时脑子一热买的空气炸锅,现在倒好,成了阳台最贵的“置物架”,占地方不说,还费电。 今年我的购物车可干净多了,就孩子的奶粉、爸妈的钙片,还有家里的卷纸,全是实实在在用得上的东西。省下来的钱直接带爸妈吃了顿火锅,那快乐可比拆快递爽十倍不止。你们双11都踩过哪些坑?快在评论区说说,那些年我们为购物车交过的“智商税”到底有多坑? -search.byteimg.com/img/labis/72e23dc73d6d2ff39e1f18791d2965de~480x480.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