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6 年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 经过两年的低迷发展之后,欧洲的经济引擎预计将会重新获得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该地区在 2026 年的总产出将达到 31.4 万亿美元(27.0 万亿欧元),其中西欧地区的增长最为显著。 下面图表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该数据库按照以当前美元和欧元计价的预期国民生产总值对每个欧洲国家进行了排名。 ——德国引领欧洲主要经济体发展 预计德国经济将重拾增长势头,在 2024 年至 2026 年期间将为本国经济带来近 4000 亿美元的增长。 其规模达 5.3 万亿美元,约占整个欧洲国内生产总值的 17%。 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和法国,其预计经济规模分别为 4.2 万亿美元和 3.6 万亿美元。 这三个国家加在一起将创造欧洲总经济活动的 40% 以上。这充分表明了大型市场在该地区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南欧和东欧走向不同方向 欧洲大陆可以有效地被划分为四个部分: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 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欧洲南部的经济强国,预计到 2026 年它们的经济规模将分别增长至 2.7 万亿美元和 1.8 万亿美元。 在东欧地区,俄罗斯的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 2.5 万亿美元,得益于能源出口的推动;而波兰的经济规模则跃居欧洲大陆前十位,达到 1.1 万亿美元。 然而,尽管过去十年里东部地区的经济实现了迅猛增长,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也有所提高,但要缩小与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6 年欧洲经济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欧洲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新冠疫情和能源危机已经过去,得益于“明智的政策决策”,该大陆已正式进入复苏阶段。 这使得实际工资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消费,尤其是在德国这个最大的经济体中。 坏消息是,特朗普总统发起的贸易战正在造成不确定性,并将使经济增长率降低 0.5%。不过,更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支出将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一影响。 然而,反过来,这种更高的政府支出是以增加债务为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