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说明了一件事:俄罗斯军队跟西方军队压根儿不是一个档次。刚开打

幕沧小澜 2025-11-10 17:49:35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说明了一件事:俄罗斯军队跟西方军队压根儿不是一个档次。刚开打时,俄军搞了个突然袭击,占了点小便宜,直奔基辅喊着三天就能搞定乌克兰。可没过几天,后勤就瘫了,坦克趴窝,基辅没拿下来,“闪电战”直接成了空话。这仗打成这样,俄罗斯还好意思自称是大国军队? 最先出问题的是后勤,俄军穿插推进得太快,后勤跟不上,一根条线拉得太长,补给车被堵在半路,油料跟不上前线,坦克停在路边动不了,一时间给乌克兰留出了喘息和布防的机会。 不仅如此,乌克兰军队在守卫基辅等关键城市时硬生生顶住了压力,直接把俄罗斯的“速胜梦想”击得粉碎。 俄罗斯原本计划的速战速决最后变成了拖沓的拉锯战,这种尴尬局面远远超出了开战时的预想。而且,战场上的问题不止出在陆军。 黑海舰队以往被视作俄罗斯的底牌,然而在乌克兰的导弹打击下,舰队损失惨重,只能缩回港口自保。曾经主动出击的身影,一下变成了港口里待命的被动防线。 与此同时,俄军在乌克兰东部的进攻也是举步维艰。乌克兰人把有限的资源用到了刀刃上,西方援助的装备为他们提供了坚固的防线。俄罗斯陆军损失的装备越来越多,连推进速度都放缓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至于俄罗斯引以为傲的空军,面对乌克兰日益完善的防空网,也变得束手束脚,飞进来容易,想全身而退可没那么简单。导弹袭击变成主要手段,却难以改变战局。 眼下,乌克兰成了活教材,他们没有和俄罗斯拼数量,而是大力用起了无人机、精准打击、情报支持等新招。这种打法灵活多变,小投入却能造成大麻烦,让原本按套路出牌的俄军根本抓不住节奏。 俄罗斯喜欢大兵团推进,可到了无人机低空巡逻、火炮随时修正射击的现代战场,这一套并不好使。 俄罗斯军队的老问题,这些年一点没少。最致命的,就是指挥体系僵硬、补给线脆弱,还有大量部队还在用十几二十年前的老装备,面对现代对手就像慢镜头。 士兵们在前线不仅要打仗,还常常为后勤和生活琐事发愁,这对士气打击很大。背后还有经济压力,战争拖得越久,西方的制裁越狠,经济下滑、物价上涨,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吃不消,社会对打仗的支持温度一天天下降。 乌克兰这边虽然付出很高的代价,但外部的装备和情报源源不断涌进来,让他们始终有资本和俄罗斯死磕。 双方都没有快速获胜的法宝,拖着拖着,这场本该“闪电结束”的战争,眼下成了互相耗着的僵局。战争打到第三年,留下的是武器损耗、经济压力、社会分裂还有士兵的劳累和牺牲。 如果俄罗斯再不做出深层调整,继续靠老一套硬撑,只会让问题越积越深,等到想改的时候,也许已经错过了时机。

0 阅读:0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