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妄之灾!”11月10日报道,浙江嘉兴,一位车主新提的爱车停在栾树下,没过多久前保险杠等塑料部件上就出现了细小的孔洞,旁边还附着一些褐棕色、带绒毛状细脚的虫子,车主将照片发到网上,怀疑是这些虫子啃咬了车辆,网友:以后停车要注意。[得意] 春秋季节确有不少车主反映,停在栾树下的车辆容易沾染虫害,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可能留下损伤。 栾树在春秋季容易滋生蚜虫、刺蛾等害虫,尤其夜蛾幼虫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不易被察觉。而天牛幼虫、蟋蟀这类昆虫,本身就具备发达的咀嚼式口器,有能力啃食植物枝干,甚至塑料等较硬材质。 虽然没有权威机构鉴定过具体是哪种昆虫“作案”,但多位车主的相似遭遇,确实提醒我们注意停车环境的选择。 最直接的办法是停车时尽量避开栾树,如果无法避免,建议定期检查车身塑料部件和缝隙,发现虫卵或蛀痕立即清理。 必要时可使用防虫喷雾,但要注意选择对车漆和塑料无害的产品,并提前在不显眼处试用,长期停放车辆,首选室内停车场,若停放在室外,不妨使用车衣全面覆盖,阻隔虫害。 不同树种虫害风险确有差异,栾树因易生蚜虫,会分泌蜜露,容易诱发煤污病,并吸引蚂蚁、蜂类等昆虫聚集,间接增加周边环境中的昆虫密度。 新闻一出,可把网友们忙坏了,评论区瞬间成了大型经验交流会和“受害者”吐槽现场。 “我就是嘉兴的,去年新车前挡风玻璃下面的塑料格栅就被咬了,修一下花了小一千,心疼死了!现在停车看见栾树真的绕道走。” “光是看到文字描述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最怕这种多脚的虫子,还得是钻进车里的,有画面感了……” “看来不是我的错觉!我就说以前停栾树下,车上老是有一层黏糊糊的东西,原来是虫子的分泌物啊,这下破案了。” “专家说还没确定是哪种虫,我觉得挺严谨的,不然大家都去怪夜蛾,万一冤枉了‘好虫’呢?” “坐标山东,我们这的栾树底下也一样,不光车,晾出去的衣服有时候都能被滴上那种粘液,烦得很。” “这跟车的质量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某些品牌的塑料用的材料比较招虫子啊?有没有懂行的出来说说?” “防虫喷雾有用吗?求推荐一款不伤车漆的,在线等,挺急的!” “我有个笨办法但挺有效:长期不开的话,搞个车衣罩上,一劳永逸,就是收和盖有点麻烦。” “评论里都是说虫子的,只有我关心树吗?栾树秋天挺好看的呀,难道以后因为虫子都要砍掉吗?这也太可惜了。” “楼上+1,栾树本身也是‘受害者’啊,是那些害虫的问题,应该加强园林养护和病虫害防治,而不是简单怪树。” “学到了,以后停车不光要看有没有禁停标志,还得抬头看看是什么树,当代车主真不容易。” “我刚提的车,看完这篇赶紧跑下楼看了看,还好没事……谢谢楼主提醒,真是及时雨!” 除了避开栾树,你在停车时还有哪些独家秘笈,可以有效避免鸟粪、树胶、虫子之类的“隐形杀手”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停车保命攻略吧! 信源:海报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