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

青橘小罐 2025-11-08 21:07:06

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议会大厦前,前总理菲亚拉的支持者举着“我们曾是欧盟英雄”的标语沉默离场,而不远处,新领导人巴比什正对着人群高喊:从今天起,我们的钱要花在你们的工资袋里!   10月的捷克大选,爆出了欧洲政坛今年最大的冷门,牵头“百万炮弹援乌计划”、给乌克兰送了15亿欧元援助的亲西方老政府,被喊着“停援乌、保民生”的三党联盟赶下了台。   菲亚拉政府曾经是欧盟援乌的“急先锋”,去年初,看到乌克兰前线炮弹告急,他们牵头搞了个“捷克弹药倡议”,拉着14个国家一起给乌克兰凑炮弹,到今年8月就送了100万发大口径弹药,计划年底再送80万发。   菲亚拉在欧盟会议上拍着胸脯说“这是在捍卫自由”,可他没算明白家里的账,15亿欧元援助,相当于捷克每个家庭要多掏近2000元人民币。   更要命的是,援乌的同时,捷克国内早就乱了套,能源价格翻了三倍,冬天取暖费让不少老人舍不得开暖气,超市里的面包价涨了近一倍,老百姓买菜都要货比三家。   有民调显示,超过六成民众觉得“援乌援得太离谱”,甚至有人在抗议时举着“炮弹换面包”的牌子。   老政府的倒台,其实是被民生压力压垮的,菲亚拉一门心思扑在援乌上,却对国内通胀视而不见。   直到大选前三个月,首都布拉格还爆发了万人游行,抗议者喊出“先救我们自己”的口号。   这时候,前总理巴比什领导的反对党抓住了机会,他们不聊地缘政治,不聊国际责任,就说三件事,给公务员涨工资、把企业税从21%降到19%、严查援乌资金里可能存在的猫腻。   巴比什在竞选集会上拿着老百姓的账单算账,政府给乌克兰买炮弹的钱,够给全国教师涨两年工资,够给每个家庭减半年电费,这番大白话,戳中了最普通选民的心。   新政府一上台就放出狠话,马上叫停“百万炮弹计划”,把剩下的援乌预算全转去民生。   这个决定让欧盟慌了神,德国总理立刻打电话劝说,欧盟委员会甚至威胁要削减对捷克的补贴。   可巴比什根本不接茬,他直接在记者会上晒出了老百姓的求助信,有单亲妈妈说养不起孩子,有退休老人说药费涨得吃不起药。   “欧盟的团结很重要,但捷克人的日子更重要。”巴比什的话虽然直白,却说出了不少欧洲国家民众的心声。   要知道,老政府为了援乌,把财政赤字压到了2.2%的安全线,可新政府的民生计划一落地,每年要多花60亿欧元。   就算重启打击灰色经济的系统,缺口还是不小,但就算这样,多数民众还是支持,毕竟看得见的工资上涨,比看不见的“国际荣誉”实在多了。   捷克的转向,给欧盟的援乌联盟捅了个大窟窿,以前欧盟各国就算有意见,也碍于“政治正确”不敢明着停援,可捷克这次用选票表明,民众已经不想为远方的战争买单了。   有消息说,匈牙利早就等着捷克带头,接下来可能也会跟着停援,就连德国国内,反对援乌的游行也越来越频繁。   其实菲亚拉政府不是没意识到问题,可他们总觉得“国际责任”比民生重要。   甚至对援乌资金的使用遮遮掩掩,反对党质疑可能存在暴利定价、可疑供应商,老百姓本来就对政府的透明度不信任,这下更是彻底失望。   说到底,捷克大选的结果,就是一场“民生对政治正确的胜利”,老政府把捷克绑在援乌的战车上,换来了欧盟的称赞,却换不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安稳。   新政府虽然可能要面对欧盟的压力,甚至财政赤字的风险,但抓住了“民生为本”的根本。   所以说,政府的首要责任,永远是让自己的民众过上好日子,脱离了这个根本,再光鲜的外交成绩,也经不住选票的考验。   所谓的国际责任,从来都不该是民生的牺牲品,当政府把老百姓的菜篮子、工资袋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赢得人心,这比任何远方的掌声都靠谱。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